大河南北,斯民厥土:历史时期的河南人口与土地(1368-1953)
发布时间:2018-03-12 16:22
本文选题:人口 切入点:土地 出处:《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口与土地的历史。河南在中国区域人口史和经济史上的重要地位,使这一地区的历史人口与土地问题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国古代人口最为稠密、土地开发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唐宋以后,河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逐渐衰退,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也日渐式微。 人口调查统计制度,深刻影响着明代以降河南人口数据的性质。明初到近代,河南的人口调查和登记制度,从户帖制到黄册、里甲制,从人丁编审到厉行保甲,从警察制再到保甲制,不断地在民政行为和财政行为之间变换,人口统计的对象也从全体人口到部分人口再到全体人口。只有明太祖、乾隆至道光等少数时期的历史人口数据较为可靠。1953年,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举行,河南人口有了准确的数字统计。 明初以降的近六个世纪,除了明末清初的短暂下降,河南的人口持续增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和崇祯三年(1630年),人口数量分别为278万和1150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达到1986万,1935年3457万人。至1953年人口普查,,河南的人口增长到4421万。明初至1953年河南人口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倾斜的“N”字型曲线。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河南人口的性别、职业、城乡结构中不同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 明初河南土地大量荒芜,经过多年的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万历时期的土地清丈数据表明,晚明河南的耕地面积超过1亿亩。明末清初战争的破坏,使大量耕地再次抛荒,经过康熙一朝的垦荒,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到8703万亩,至乾隆中期,荒地基本开垦完毕,耕地面积在1.11亿亩左右。民国后期频繁的战争使河南耕地面积从1935年的1.14亿亩下降到1946年的9800多万亩。明初以降河南土地利用状态表现为从“荒”(非耕地)到“熟”(耕地)和从“熟”到“荒”两个相反的过程。 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的变化,使明初以降河南的人地比率不断下降,人均耕地面积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14.6亩下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10.0亩,再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6.2亩,进而至1953年的2.9亩。人地关系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不断转化。相应地,明代以降河南的农业生产技术、种植结构、粮食产量、土地关系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诸要素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民;近代安徽人口的变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顾鉴塘;民国时期人口研究探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4 顾诚;谈明代的卫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5 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王国键,陈慧贞;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标本──安徽省休宁县档案馆藏鱼鳞图册等历史档案介绍[J];档案;2001年04期
7 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J];读书;1996年08期
8 马小鹤;清代前期人口数字勘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李孔怀;;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讨论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10 李广廉;对明代户口的一些看法[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1602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0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