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酷吏的法律文化解读
本文选题:汉代酷吏 切入点:王道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家思想与文吏制度为汉代酷吏的出现提供了文化基础;特殊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武帝时期的政治诉求为汉代酷吏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条件。汉代酷吏的治世风格迥异于后世儒家,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整体特质也不相协调,但杀伐立威却并不总是意味着大肆破坏国家律令,酷吏的表现恰与汉代律令的性质和特征存在紧密联系。汉代酷吏群体的消长、演变,动态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法律文化的发展变化,呈现了中国正统法律思想形成的进程。
[Abstract]:The thought of legalism and the system of scribes provided the cultural basis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ol officials in the Han Dynasty,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In particular, the political demands of the Wu Emperor period provided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for the rise of the cool officials in the Han Dynasty. The style of ruling the world of the cool officials in the Han Dynasty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later Confucians and did not coordinate with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However, the killing of Valivius did not always mean the wanton destruction of state law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ol official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ws and decrees of the Han Dynasty. It dynamical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ocial legal culture at that time, and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orthodox legal thought.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北京交通大学“宽猛相济法律文化研究”项目(KLJB11001536)
【分类号】:D929;K2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5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孙启荣;“大叔完聚”之“完、聚”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5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放;;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法律文化的影响[J];理论界;2008年06期
2 梁健;;魏晋法律文化述略[J];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3 梁健;;魏晋之际法律文化流变述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J];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5 李国锋;;论两汉时期家庭关系立法的基本精神[J];中州学刊;2009年05期
6 马霞;;唐代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文化意义及其当代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向英;;从法律文化视角看唐朝皇帝调动军队的权力[J];大家;2010年07期
8 张欣;;“王体道”=“王就是道”吗?——兼论董仲舒的王道思想[J];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仁玺,邹颖;从“刑德二柄”到“霸王道杂之”——秦汉统治思想的嬗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杨兆贵;;先秦“五至”论与帝道、王道、霸道说——由《濾冠子·博选》篇说起[J];古代文明;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霄燕;;晋国的法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邓国光;;《春秋》与“王道”:先秦学术观念的基本考察[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巴雅尔赛汗;;清朝法律文化和思想在博克多汗蒙古国法系中的传承[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4 李淑贞;;论董仲舒“明道正义”的教化思想[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5 沈世培;;试论唐初政治上的王道复古[A];唐史论丛(第七辑)[C];1998年
6 阎晓君;;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7 陈名实;;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与祖国的统一大业[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李淑贞;;论董仲舒“明道正义”的教化思想及对后世影响[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灵庚;;吕祖谦《左传》学述要[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刘大治;;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对汉代政权统一的影响[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安作璋 刘德增;论“汉家制度”及其历史影响[N];光明日报;2002年
2 诸焕灿;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3 周文玖;“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N];学习时报;2004年
4 苑坚;川剧变脸泄密引起激烈争论[N];今日信息报;2006年
5 肖永明;朱熹天理论框架中的君王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步云;北宋《春秋》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西北大学;2007年
3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成效;“无道桓文”与“羞称五伯”[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倪德茂;欧阳修王道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冠华;孔子的“五帝”“三王”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燕;孔子“春秋教”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霞;孔子“诗教”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伟华;清前期广东刑案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杜巧静;论宋代蕃商法律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昀珠;官、民与法:明代社会司法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04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0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