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行易名:宋朝官员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12:42

  本文选题:宋朝 切入点:谥法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官员的谥号是对官员死后盖棺定论性的评价,达到一定级别或个别业绩突出的官员才有资格获得。为了对官员"别尊卑"和"劝善惩恶",宋朝对官员的给谥资格和给谥程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宋朝党争激烈,不同派系轮番执政,官员的谥号也随之出现了追、改、夺的情况。南宋初年为鼓励文武官员抗金,一度放宽了对官员赐谥的资格要求,对在北宋末、南宋初抗金斗争中忠贞不屈的官员,则突破谥法限制给予了追谥或特赐谥号。但由于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社会传统,加上议谥、定谥过程中的人情因素,特别是专制权力的滥用,宋朝谥法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少,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美谥泛滥,甚至善恶颠倒,这在宋高宗对汪伯彦和李纲赐谥方面的厚此薄彼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而使得宋朝谥法劝善惩恶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Abstract]:The posthumous title of an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is a definitive assessment of the death of an official. Only officials who have attained a certain rank or individual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can be qualified. In order to "not be inferior" to officials and "to persuade them to do good and punish evil", the Song Dynasty made strict regulations on the procedures for giving posthumous titles and posthumous titles to officials. Different factions have been in power in turn, and the posthumous title of officials has followed, changed and taken awa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order to encourag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to resist gold, they once relaxed th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posthumous title of officials, and at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officials who were loyal and unyielding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gold in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broke through the restrictions of posthumous title or posthumous title. However,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onfucian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was a taboo for those who were close to them and the social tradition of taboo for those who respected them, plus the discussion of the posthumous title, it was a human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posthumous title. In particular, the abuse of autocratic powe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sthumous posthumous titles in the Song Dynasty also had many problems, the biggest of which was the proliferation of beauty and posthumous titles, and even the reversal of good and evil. This was most prominent in Song Gao-zong 's favoritism over Wang Boyan and Li Gangfu's posthumous title. So that the Song Dynasty posthumous law to dissuade good and punish evil in practice greatly reduced.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项目号:12YJA770011)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林德春;中国古代谥号与谥法评述[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杨果,赵治乐;宋人谥号初探[J];史学月刊;2003年07期

3 刘仕平;谥法的起源、种类及研究谥法的意义[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彭裕商;谥法探源[J];中国史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6 孙文政;孙仁;;金东北路界壕边堡建筑时间考[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7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旭东;从汝窑、修内司窑和郊坛窑的技术传承看宋代瓷业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杜勇;金文“生称谥”新解[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2 程大鲲;清代宗室郡王封谥考[J];满语研究;2000年01期

3 师宁;论生称谥及谥法起源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4 林德春;中国古代谥号与谥法评述[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杜建民,崔吉学;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J];史学月刊;1994年05期

6 杨希枚;论周初诸王之生称谥[J];殷都学刊;1988年03期

7 彭裕商;谥法探源[J];中国史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省庐;“纣王”的“纣”是谥号吗?[J];咬文嚼字;1999年03期

2 冯秋雁;沈阳故宫康熙与乾隆谥册宝浅议[J];满族研究;1999年02期

3 戴卫红;;魏晋南北朝官员给谥程序——魏晋南北朝官员谥法、谥号研究(三)[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杨果,赵治乐;宋人谥号初探[J];史学月刊;2003年07期

5 潘洪钢;清代谥法中的特谥、追谥和夺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玉澍;;宋朝理财家沈括[J];广西财务与会计;1991年05期

7 程大鲲;清代宗室贵族谥号考[J];满族研究;2004年03期

8 王曾瑜;;宋代文明的历史地位[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9 梁辰;;政治[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陈伟生;周春霞;;论宋朝太学的教师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西全;;罗从彦事迹考略[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树培;年号 谥号 庙号及对古代皇帝的称谓[N];天水日报;2005年

2 岳毅平;宋朝缘何重商[N];光明日报;2002年

3 许全胜;楚王、秦戎与洛之戎[N];文汇报;2008年

4 任崇岳;宋朝覆亡之际的士大夫[N];光明日报;2002年

5 秦国经;清代皇帝的名号及称谓[N];中国档案报;2001年

6 ;八旬老翁 掀开蒙古族村面纱[N];西部时报;2005年

7 记者 陆剑于 报道组 赵雪微 钟建芬;刘伯温走进“百家讲坛”[N];温州日报;2008年

8 邸永君;庙号漫谈[N];学习时报;2004年

9 熊元正;大理国的京都大理城[N];云南日报;2001年

10 钱占元;孝庄皇太后 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孝庄[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冒志祥;论宋朝外交文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化雨;宋朝君主的信息渠道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4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郝祥满;Y]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浣;辽夏关系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周立志;宋朝外交运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贾文龙;宋朝州级属官司法职能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9 王艳;宋朝物质赏赐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10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怡冰;西汉公谥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帖慧祯;元代名宦谥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郑庆伟;明代帝王谥号研究:以太祖和武宗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富森;略论占城与宋朝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杨华;论宋朝家训[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兴刚;宋朝劝农文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秋华;宋朝流民问题及其社会调控[D];南昌大学;2005年

8 郭宏荣;宋朝市民阶层妇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张弛;论宋与高丽间的商贸往来[D];延边大学;2008年

10 段惠青;宋朝贫困救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6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06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