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清初的贰臣
本文选题:清初贰臣 切入点:人员构成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满清政府大力起用明朝旧臣,导致清初贰臣大量产生。而贰臣却因入仕二朝而备受人们鄙视,背负沉重心理压力,有着复杂的人格心态。
[Abstract]:The Manchu government made great use of the old officials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led to a large number of official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owever, the second minister was despised by people for entering the two dynasties, carrying heavy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complicated personality mentality.
【作者单位】: 西安医学院人文科学系;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2112M521792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课题号:12JK0386
【分类号】:K249;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一瑾;;清初在京贰臣文人社集唱酬活动探微[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5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6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7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8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姜胜利;明遗民与清初明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5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权;;论苏元春的爱国主义精神[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华东方;遗山词研究三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丽梅;;元明时期会同馆差异初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2 白一瑾;;论清初贰臣士人的生存罪恶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胡铁球;霍维洮;;“歇家”概况[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郭文深;;清初东扩来华俄罗斯人员构成考察[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白一瑾;;论清初贰臣士人“两截人”的处境心态[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6 方芳;;清代会试官员的构成及任命资格——主要以《同治十年辛未科会试录》为例[J];教育与考试;2009年03期
7 陈华林;道德和利益的冲突——南明各社会群体复杂心态的原因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更;北宋馆阁校书之人员构成及其政治文化内涵[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9 杨际平;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1年04期
10 黄为放;;契丹诸行宫都部署院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必发;;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地缘纽带[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璐璐;唐代地方行政机构的人员构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一瑾;清初贰臣心态与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李辉;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萍萍;从唐代后、妃看唐代的政治与社会[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文醒城;明中叶传奉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黄为放;辽代北面宰相制度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4 张倩侠;全身远害 超脱游世[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朱安女;《南诒德化碑》和唐代天宝战争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0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