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中土商人的佛教信仰
本文选题:隋唐 切入点:中土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隋唐时期,大量中土商人信仰佛教,具体表现在商人诵持、抄写、捐刻佛经,出资开窟造像,举办或参加各种斋会,与僧人交友往来,延请密僧禁咒除厄,前往寺院祈子延嗣,结成佛社,本人或后嗣出家为僧,死后由僧人为其设斋诵经、撰写墓志等方面。同时中土商人对佛教在汉地进一步传播与发展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向寺院与僧伽布施,资助各种佛事活动,协助僧侣往来各地,帮助僧侣寻觅经书,本人或后嗣成长为弘扬佛法的高僧等方面。
[Abstract]: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businessmen believed in Buddhism, which was manifested in their reciting, copying, don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pening of grotto statues, holding or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Buddhist festivals, making friends with monks, inviting secret monks to ban the curse of eliminating Eritrea, and visiting temples to pray for the son of Yanyin. To form a Buddhist society, one or his heirs became a monk, and after his death the monk set up a fast for him to read the Sutra and write a epitaph. At the same time, the merchants in the Middle Kingdom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further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the Han region.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the monastery and Sangha Bushi, to fund various Buddhist activities, to assist monks to travel to and from different places, to help monks to find sutras, and to grow themselves or their heirs into senior monks who promote the Dharm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佛教与14世纪前的商人及商业研究”(项目号:12YJCZH254)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项目(项目号:J50405)资助
【分类号】:K241;K242;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宏岐;隋唐时期对西部地区的经营开发及启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2期
2 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吴海涛;;隋唐时期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马晓丽;;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相关著作及作者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武健;;试述隋唐时期山东的牲畜饲养业[J];农业考古;2011年01期
6 李建伟;;隋唐乡村社会势力的类型及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郭可悫;;隋唐时期洛阳的几个重要节日[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杨桂杰;;浅谈隋唐和亲特点及其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9 屈蓉蓉;;管窥隋唐时期的收继婚俗[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乌廷玉;;隋唐时期的国际贸易[J];历史教学;195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文玉;;隋唐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特点[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2 杜晓黎;;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草原丝路贸易与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朱顺金;;浅谈隋唐时期龟兹白氏政权之始末[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阿祥;;《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前言[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邢富华;;略论隋唐时期太原、洛阳的祆教[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栾贵川;;论隋唐时期相州的历史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7 朱龙;;隋唐时期登州港的历史地位浅析[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8 史念海;;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9 姜秀玉;;略论唐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朝鲜、日本的传播[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10 牛致功;;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晓光;隋唐时期的茶酒故事[N];中国档案报;2010年
2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乜小红;简议隋唐时期的反贪措施[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秋明;唐代时期天水经济文化的状况[N];天水日报;2007年
4 余贤杰;隋唐后兰州黄河南北之交通[N];兰州日报;2006年
5 刘玉峰;唐代的施政经验(下)[N];学习时报;2011年
6 记者 卢晓兵;马街惊现1400年前残碑[N];平顶山日报;2006年
7 杨梅;从《天圣令》看唐宋藏冰制度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武瑞峥 通讯员 杨光;临l冒锍且胖穂N];廊坊日报;2005年
9 刘国栋;流长积蕴厚 树大根底深[N];咸阳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陈亮 居田;谁来保卫麟游石佛[N];宝鸡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鲁统彦;隋唐时期僧尼角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慧;僧一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卫丽;唐代工部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广村;中古河东裴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睿;隋唐科技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义;隋唐间谍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逸之;阴阳五行与隋唐术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丁玉莲;隋唐祥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学林;北朝至隋唐时期穆氏家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海军;隋唐时期荒政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树代;隋唐大族婚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卜祥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高颂;隋唐“蛊”现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来霞霞;隋唐时期青海草原战争与生态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2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