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徐光启“农本”思想之源成

发布时间:2018-03-16 22:50

  本文选题:徐光启 切入点:农本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朝农学家徐光启"农本"思想是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影响下中华传统重农思想的升华。本文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传统重农政治思想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徐光启"农本"思想的源成及历史必然性。
[Abstract]:Xu Guangqi, an agronomist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subli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of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dvanced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Xu Guangqi's thought of "agriculture-oriented",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thought of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and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课题号:D/2011/01/066
【分类号】:K248.3;F329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盛邦跃;试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中的“人本意识”及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2期

2 陈采勤;试论《周礼》的荒政制度[J];学术月刊;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慧;;浅析《农政全书》中的水利思想[J];才智;2011年21期

2 王星光;符奎;;徐光启《考工记解》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赵玉田;;晚明“利玛窦现象”新解[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4 熊帝兵;惠富平;;对《农政全书》中诸葛升的考证[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5 宋芝业;;薛凤祚中西占验会通与历法改革[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6 庞乃明;;欧洲势力东渐与晚明军事工程改良[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7 杨泽忠;;李之藻对于西方几何传入我国的贡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高源;;耶稣会士宗教文学书籍的刊行和对传道的作用——以艾儒略为例[J];海交史研究;2006年02期

9 李佩环;;利玛窦的宗教传播与中西文化交往的实现[J];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蓉;;试论徐光启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天纲;;徐光启佚文《造物主垂像略说》[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郑二红;盛邦跃;;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李洵;;从王祯《农书》到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表现的明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5 毛佩琦;;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方豪;;徐霞客与西洋教士关系之初步研究[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庞乃明;;“南京教案”所表现的明人天主教观[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8 吉少甫;晓蓉;;明末“七千部西书”东来寻踪[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W·J·裴德生;朱鸿林;;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成为天主教徒试释[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10 毛佩琦;;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青;《几何原本》引入我国经过[N];团结报;2010年

2 陈琳;回望利、徐之交:重温大国的气度和开放情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彭勇;徐光启:信奉天主教的近代科学先驱[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王寅;关于利玛窦我们还能知道多少[N];南方周末;2007年

5 中南民族大学 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7年

6 早报记者 石剑峰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天纲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所长 卓新平 菲利普·米尼尼;他对文明对比的成果至今都未能超越[N];东方早报;2010年

7 杨雪;探寻东西文化共性[N];光明日报;2011年

8 肖巍;“为政治而做学问”[N];学习时报;2009年

9 魏德东;利玛窦与世界城市北京[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维铮;“世界公民”利玛窦[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军令;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燕;儒学与“天学”张力中的徐光启[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启迪;试论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和宗教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定安;以同述异与因异求同[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新志;明末清初西方科技文献在中国的传播[D];郑州大学;2011年

5 程先强;三才论视域下《农政全书》哲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薇;明末西学的传入对士人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巧芝;明代荒政思想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闻黎琴;朱宗元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梁维;清代雍正时期直隶地区营田水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聚刚;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会通儒耶的人文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2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2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