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救荒中的赈济、赈贷与赈粜

发布时间:2018-03-17 20:01

  本文选题:宋代 切入点:救荒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宋代官方的救荒措施,可分为赈济、赈贷和赈粜。赈济主要是对大灾、特大灾年导致流离失所的流民和灾歉时城乡贫困户及鳏寡孤独病残人群的救助措施;赈贷一般多是在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是冬春青黄不接之际,受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难以为继而需要救助;赈粜是通过平抑粮价达到救助灾民的一种方法,亦即常平法的基本职能,其对象主要是家中无粮食积蓄的下层民众。赈济、赈贷和赈粜的粮食来源,属中小灾的,一般由州级路级地方官府主持,从常平仓和义仓调拨粮食,或置场籴买。大灾、特大灾则主要由中央官府调集粮食和筹措资金。
[Abstract]:The official relief measures of the Song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relief, relief loans and relief sales. The relief measures are mainly for the displaced people who were displaced during the major disasters, and for the poor households and widower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widowers when the disaster occurred. The relief loans are generally in the recovery stage after a disaster occurs. At this stage, when the winter and spring are too late to meet, the production and livelihood of the affected people are in need of assistance. The relief is sold as a way to reach the relief of the victims by reducing the grain price. That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Changping Law, which is mainly aimed at the lower classes who have no grain savings in their homes. For relief, relief loans and grain sources of sale, which belong to small and medium disasters, they are generally presided over by the prefectures at the state and road levels, and they are allocated grain from the Chang-open and the Yibin. Buy or buy a market. Major disasters, especially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mobilize food and financing.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朝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与历史经验研究”(10AZS006)
【分类号】:D691;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维;;宋代地震及官方赈济政策研究[J];四川地震;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华瑞;;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连营;论宋代赈济制度[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志航;宋代荒政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宇飞;宋诗与宋代灾害探研[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罗先勇;自然灾害与宋代政治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秀文;阎荣素;;论宋代义仓[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2 郝平;;力禁“花田”重农桑——李用清“丁戊”救荒活动考察[J];古今农业;2010年03期

3 叶珊;;从两宋之际灾荒状况看其救荒及荒政思想[J];文教资料;2011年28期

4 郭文佳;;论宋代政府赈灾的资金来源[J];中州学刊;2010年01期

5 张福运;;宋代荒政思想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池子华;;近代灾荒赈济的几个侧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7 杨华星;;宋代的贫富分化与政府控制[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7期

8 云弓;;宋代官员的打的生活[J];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06期

9 张可辉;;两宋时期南京自然灾害考论[J];中国农史;2010年03期

10 秦枫;汪婕;;唐宋时期脆弱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以残疾人群体为例[J];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袁冰;石东平;;试论宋代运气学说对方剂学的影响[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尚虎珊;;宋代体育文化勃兴引出的启示[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刘永涛;刘江涛;;传统文化中的宋代园林[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8 程龙刚;;宋代四川卓筒井研究[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松交;宋代五大名窑展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庄华峰 宋 标;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 [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杨彬镛;宋代浙江的方志地图[N];中国测绘报;2002年

4 健丽;宋代哥窑鱼耳炉与明清仿品[N];中国商报;2002年

5 陈添地;宋代帆船上了国家特种邮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小单;宋代书法卖出天价[N];中国商报;2002年

7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达侠;宋代的工商杂税[N];江苏经济报;2002年

9 一文;宋代杂税[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朱玉宝;宋代的官、职分离制度[N];中国人事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3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战峰;宋代《诗经》学与理学[D];西北大学;2005年

5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骆瑞鹤;《毛诗叶韵补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韬;宋代木版画中的民俗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马刚;宋代山水画空间形式分析[D];清华大学;2007年

3 莫军苗;宋代批评视野中的柳宗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6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治华;宋代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8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9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6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6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1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