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荣亲客目》文书看唐宋婚俗中的“添箱”习俗

发布时间:2018-03-18 00:08

  本文选题:敦煌 切入点:《荣亲客目》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婚事既是夫家之喜事,也是妇家之喜事。敦煌出土《荣亲客目》表明,唐宋时期,在婚姻礼俗中,妇家也有隆重的单独宴客习俗,这一习俗即后世之"添箱"。妇家的宴客礼仪是妇女参加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妇女参加社会交往以"家事"为核心内容。
[Abstract]:Marriage is not only a wedding event for a husband's family but also a wedding for a woman's family. The excavation of Dunhuang shows that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the marriage ceremony and custom, the women's family also had a grand custom of feasting guests alone. This custom is called "adding a box"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e banquet etiquette of the women's famil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women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re content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is "family affairs".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基金】:2010年度甘肃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唐宋变革视野下的敦煌历史与社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朝‘村’聚落形态与基层行政制度‘西进化’历程研究”(12XZS008)
【分类号】:K892.22;K244;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晓丽,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吐谷浑与吐蕃移民妇女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2年02期

2 沙武田,赵晓星;旧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的太子[J];敦煌研究;2003年04期

3 张永安;;敦煌阴氏地位研究[J];敦煌研究;2007年02期

4 唐耕耦;敦煌研究拾遗补缺二则[J];敦煌研究;1996年04期

5 马雍;;略谈有关高昌史的几件新出土文书[J];考古;1972年04期

6 周一良;;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J];文物;1985年07期

7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粟特妇女生活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良;蔡俊;;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松;唐代知识分子的旅游生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董杰;曹金发;;浅谈南宋两浙地区的宴饮礼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邢宇峰;肖建新;;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张晓宁;;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的情感倾向新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闫盼盼;;从全唐诗看唐代的乐舞经济[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潘胜强;;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茅山道士”形象的演变及成因[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王新文;;古代山东地区“打旱魃”风俗考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9 贾丽英;论汉代和蕃女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陈双蓉;;陈维崧词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分布形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培红;;关于归义军节度使官制的几个问题[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冯培红;;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沙武田;;敦煌“新样文殊”画稿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俞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假说[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5 櫖小澊;;《摩尼教残经一》改编《大力士经》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的几个问题[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8 吾敬东;;汉唐时期儒家伦理落实的种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卢健生;;高昌国与“高昌吉利”古钱疑补[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10 李玉生;;唐令与礼的关系析论[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一鸣;西汉用《诗》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孔令梅;敦煌大族与佛教[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清;沂蒙丧葬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邢宇峰;宋代太学管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燕杰;《乐府指迷》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黎明;《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D];南昌大学;2010年

9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永桦;周密休闲思想及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新江;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J];敦煌学辑刊;1986年02期

2 冯培红;汉晋敦煌大族略论[J];敦煌学辑刊;2005年02期

3 杨学勇;;敦煌阴氏与佛教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6年03期

4 施萍亭;本所藏《酒帐》研究[J];敦煌研究;1983年00期

5 土肥义和 ,李永宁;归义军时期(晚唐、五代、宋)的敦煌(一)[J];敦煌研究;1986年04期

6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至七月[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7 陈菊霞;《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记》考释[J];敦煌研究;2003年02期

8 刘进宝;试谈归义军时期敦煌县乡的建置[J];敦煌研究;1994年03期

9 施安昌;故宫藏敦煌己巳年樊定延酒破历初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3期

10 ;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简报[J];文物;197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人杰;;u*直婚俗[J];苏州杂志;2002年01期

2 封彩梅;汉水中上游婚俗现代转型的文化考察[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高永聪;;日本农村婚俗[J];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03期

4 孟兆芬;;蒙古族传统婚俗与现代英国婚俗异同叙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林清书;;与天人感应观相关的福建婚俗语汇[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挹娄与勿吉婚俗[J];文史知识;1994年02期

7 楼望皓;;先“嫁”后“娶”的塔塔尔族婚俗[J];新疆人大(汉文);1995年05期

8 展华;;引路鸡与连尾蔗[J];就业与保障;2004年12期

9 吴云霞;;论越南婚嫁习俗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04期

10 刘丽萍;;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苏娟;;从政治幽默看中美文化差异[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唐建敏;张苏;;文化价值观与社会角色行为的预测[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黄晓娜;许敏琳;陈忠暖;;珠江三角洲外来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许敏琳;甘巧林;陈忠暖;;基于城市适应的外来民工群岭南文化融入剖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变迁[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革文邋谢志娟;到市场求发展靠改革增实力[N];甘肃日报;2008年

2 陈思侠;要实实在在做好文化产业[N];酒泉日报;2008年

3 羽中;忧伤的故事沉重的话题[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记者 蓝建中 王波 何璐璐 宋宗利 穆黎明;金秋多吉日 异国说婚俗[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凯;自由飞翔,“白娘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郝相礼;敦煌文化的品牌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龚立仁 赵垒;把最珍贵的完整传给子孙后代[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缅历十月,青年男女扎堆结婚[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苟保平;世界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N];甘肃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朱师良 通讯员 张维贤;保护“可移动的敦煌壁画”[N];酒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德刚;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翠菊;福安婚俗的现代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晶;逆向文化冲击中的文化适应[D];复旦大学;2008年

3 孙欣欣;从送礼方式看日本人的送礼观念[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魏阳竹;甘肃省甘谷县善华寺庙会与俗民生活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5 唐茂高;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文化契约交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满;中日民俗中禁忌文化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邓晓娟;中西礼仪文化之比较[D];兰州大学;2012年

8 马晓荣;地域环境对冥婚文化现象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7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7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