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时期苏州钱狱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8 00:08
本文选题:政治态势 切入点:苏州钱狱 出处:《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宋徽宗时期,是宋代经济、文化继续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政治形势动荡,各项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诸多变革中,蔡京的经济改革居于核心地位,它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实施“当十钱”政策。本文试图通过对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苏州章氏盗铸之狱的研究,分析崇宁、大观时期新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朝廷官员对苏州钱狱的各种立场,政治上的派系之争与利益纠葛,权力上的制衡与失调。这些是本文讨论的切入点,也是了解北宋徽宗时期政治局势以及对后来政治局势的重要视角。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崇宁、大观之间的基本政治态势以及蔡京的当十钱政策。分析了宋徽宗从执政初期到此时的政治倾向及变化。徽宗中后期,北方金帝国虎视眈眈,宋王朝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宰相蔡京为解决中央经济困境和获取更大政治资本,提出了“当十钱”的货币政策,并引起了赵挺之、刘逵等大臣强烈的反映。 第二部分,讨论苏州钱狱的兴起。主要论述在实施“当十钱”政策过程中所出现的苏州钱狱,该案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并考证案件的一些细节。 第三部分,分四个阶段分析本案的审理经过:初审、反复、定案、平反,试图由此挖掘出案件的实质。 第四部分,通过对“苏州钱狱”一案的实质性总结,分析蔡京“当十钱”政策对各种集团利益的触动,指出此案从更深层次反映了北宋晚期的政治斗争形势,并且指出本案的影响,对于苏州章}栆患业拇蚧鞒潭龋杂诘笔咴俗鞯挠跋欤约吧畈赜诖撕笏6恼紊系牟ǘ浠
本文编号:1627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