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于阗文书折冲府官印考释——兼论于阗设置折冲府的时间

发布时间:2018-03-17 22:37

  本文选题:折冲府 切入点:十二卫 出处:《西域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左、右豹韬卫系武则天时代由左右威卫改名而来,神龙元年(705)恢复旧名。签署时间为开元十七年(726)的于阗文书上,钤有一方印文为"右豹韬卫□□府之印"的官印。二十余年前已经不存在的官署名,为何还出现在官印上?对于多次出现在西域出土唐代文书中的这种现象,本文从折冲府的统属关系及其在官文书和官印中的正式名称入手,结合府兵制的废除与边地驻军管理体制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解释,进而对唐代在于阗设置折冲府的时间进行了推测。
[Abstract]:The left, right, leopard, Tao, guard, Wu Zetian era, changed his name from the left and the right Wei Wei. The first year of the god dragon was 705) and restored his old name. The time of signature was 17 years of Kaiyuan and 726) on the Yutian document. There is an official seal with the seal "right leopard Tao Wei-the seal of the government". Why did it still appear on the official seal, which did not exist more than 20 years ago? As for this phenomenon, which appears in the documents of Tang Dynasty unearthed in the Western regions many tim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unified relationship of the official government and the official names in the official documents and official seals, combining with the abolition of the military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garrison stationed in the border areas. A systematic explanation, and then in the Tang Dynasty in Khotan to set up the time to carry out specul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为“出土汉唐政务文书汇释及研究”(项目批准号:11XNI010)
【分类号】:D691;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孟宪实;;于阗:从镇戍到军镇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沙知;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唐军府名掇拾[J];敦煌学辑刊;1998年01期

3 张重艳;;唐代豆卢军杂识——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李方;关于唐西州蒲昌府问题[J];西域研究;2005年03期

5 客洪刚;;唐折冲府补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阿祥;;《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宪华;;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与经济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洪云芳;;由《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婚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保宏彪;;唐肃宗兴复基地取舍于朔方和河西的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刘军;;北朝侍读考述[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6 秦冬梅;论东晋北方士族与南方社会的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段重庆;;唐代西南地区水利工程建设[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陈群;东晋文人的历史特征及其演变[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陈晓鸣,王福昌;两汉边防集兵方式述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韩隆福;;论隋炀帝陵在扬州的必然性和修复开发的价值[J];武陵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慧斌;;试析魏晋南朝家学兴盛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郑炳林;;敦煌写本《往五台山行记》与敦煌地区巡礼五台山活动[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3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婚姻关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4 邱敏;;南北朝江苏地域经济开发的差异——兼论“苏北落后于苏南”的历史成因[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杜立晖;;黑水城F114:W3元代选充仓库官文书初探[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6 高贤栋;;《魏书·李冲传》“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辨析[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炳林;;敦煌:晚唐五代中外文化交融与碰撞[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8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周运中;;杨吴、南唐政区地理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杜斗城;许栋;;善无畏来华途经“龙宫”考[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昊;《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纪东佐;魏晋南北朝泰山羊氏儒释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在存;三国军旅诗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方东明;唐代外戚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蕾;鲜卑拓跋部政权的建立及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坤;唐代科举与名门望族[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淼;论后三国时期的军事格局[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丽萍;敦煌文献中的唐五代祥瑞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张青平;唐宋之际河西地区的U饽┛疾靃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孙丽芬;唐代政治与河东裴氏家族[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团战;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及征集到的三方唐代墓志[J];考古与文物;2004年01期

2 刘琴丽;;墓志所见唐折冲府卫官[J];考古与文物;2005年06期

3 张沛;昭陵碑石中的唐折冲府考[J];文博;1995年01期

4 张沛;唐京兆府折冲府综考[J];文博;2002年05期

5 孟凡人;隋唐时期于阗王统考[J];西域研究;1994年02期

6 王其yN;唐折冲府考补遗三条[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4期

7 周晓薇;唐折冲府考校补拾遗再续[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03期

8 杜文玉;唐京兆府内折冲府考逸[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3期

9 周晓薇;唐折冲府考校补拾遗三续[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03期

10 刘思怡;;唐折冲府新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爱;论金代官印的学术价值[J];北方文物;1992年03期

2 姜望来;;西魏时期关陇集团之形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赵彦龙;西夏文书用印制度[J];秘书;1999年12期

4 鲁西奇;;西魏北周时代“山南”的“方隅豪族”[J];中国史研究;2009年01期

5 赵振华;金代经历及其官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3期

6 大野仁,金子修一;1994~1995年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隋唐)[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07期

7 韩小忙,李彤;西夏官印略说[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刘丽萍;金代勾当公事官印及相关问题[J];学习与探索;1996年02期

9 牛济普;汉代官印分期例举[J];中原文物;1998年01期

10 李程;唐朝时期府兵制中"兵"的地位变化述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继民;;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府兵的征行制度[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2 彭占杰;;论金东北路长城及金长城线出土之官印[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3 胡如雷;;两件敦煌出土的判牒文书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4 赵连赏;;明代赐服与中日关系[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5 杨彦彬;;试析元末至北元初期甘肃地区的分省设置——以三件黑城出土文书为中心[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6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交钞库印[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苏 张清;历史上的农民政权官印[N];吉林日报;2004年

2 秦晋庭(作者为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研究员);方形官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国风;专制帝国权力的分享者及门阀世家势力瓦解[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4 刘继涛;甘肃庄浪出土的军事信物隋虎符[N];中国文物报;2004年

5 马洪;中书门下之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陈 龙;西厦文纪年印(A669)[N];张掖日报;2005年

7 宣立品 张蕴芬;大觉寺的契约文书[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胡忠良;荡漾着优越感的腰带[N];中国档案报;2003年

9 汪桂海;关于“大司马章”封泥[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辛蔚;再论“契丹节度使印”的年代[N];中国文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伟;府兵制政治过程论[D];浙江大学;2008年

2 曹印双;唐代政治文化研究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壹教;南宋货币与战争[D];河北大学;2012年

4 张金梁;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俊;隋代卫府官考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程义;隋唐官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张小永;隋代鹰扬府新考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韦冲;武川集团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远飞;府兵制与西魏北周政治[D];山西大学;2008年

6 王潇;试论隋唐府兵制消亡的原因[D];贵州大学;2007年

7 马春华;唐代折冲府数目及分布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姜涛;西魏北周府兵制下的部曲、私兵国家化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许杨磊;唐代由盛转衰原因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钟裔旺;北魏兵制的嬗变及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6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6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f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