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克登勘定的图们江源考辨

发布时间:2018-03-18 11:31

  本文选题:穆克登 切入点:图们江 出处:《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康熙五十一年,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会同朝鲜官员勘查中朝鸭绿、图们江国界。根据当时文献和清朝地图,可以推断穆克登拒绝了朝鲜以红旗河确定图们江源的主张,但将三汲泡红丹水划入了朝鲜界内。穆克登并没有错认松花江支源为图们江初源,他勘定的图们江界水水源应为石乙水。
[Abstract]:In the 51 years of Kangxi in the Qing Dynasty, Mukden, the general manager of Ura, was instructed, together with North Korean officials, to explore the border of the Duck Green and the Tumen River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Korea.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and the map of the Qing Dynasty,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Mukden rejected the DPRK's proposal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of the Tumen River by the Red F@@. Mokden did not mistake the Songhua River as the initial source of the Tumen River, and assigned the water source of the Tumen River to be the water source of the Tumen River.
【作者单位】: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SS014)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5(380)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花子;;穆克登错定图们江源及朝鲜移栅位置考[J];韩国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2 陈慧;;清代穆克登碑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考论[J];清史研究;2009年04期

3 李花子;;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6期

4 刁书仁;康熙年间穆克登查边定界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3期

5 马孟龙;;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兼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的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3期

6 徐德源;穆克登碑的性质及其凿立地点与位移述考——近世中朝边界争议的焦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屹;;穆克登碑性质辨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赵兴元;“间岛”问题的由来及演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赵兴元;清政府对越境朝民的政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雪梅;清末民初的珲春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李泽昊;;徐世昌与中日“间岛”交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6 陈慧;;后世所见的穆克登碑[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7 朱凌;;论1909年以前延珲地区越垦朝鲜流民入籍问题[J];东北史地;2004年09期

8 朴钟锦;;近世中朝界务交涉焦点述论[J];东北史地;2004年11期

9 姜龙范;吴禄贞与东疆主权[J];东疆学刊;2000年02期

10 李洪锡;吴大澄与延边地区的开放——纪念延边开禁120周年[J];东疆学刊;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慧;;李重夏之“土门”认识考辨[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李花子;;中韩两国有关“间岛问题”的研究思路及存在的问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陈慧;;后世所见的穆克登碑[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4 李洪锡;;日本在延边地区的情报活动与所谓“间岛问题”出笼[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5 李花子;;康熙年间长白山定界与图们江上流堆栅的走向[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6 陈慧;;穆克登碑性质新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东春;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延边朝鲜民族社会的演变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2 陈慧;清代中朝图们江界务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3 管延江;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王林楠;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雪梅;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陈跃;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燕杰;清朝前期与朝鲜边务交涉与合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倪屹;“间岛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学权;清朝莽牛哨设汛事件及其对清、鲜关系影响[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2 刘波;《同文汇考》史料分类述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先超;《备边司誉录》史料价值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春虎;长白山定界碑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李泽昊;徐世昌与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鲜男;论《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的史料价值[D];延边大学;2006年

7 江红春;清朝东北副都统衙门建置沿革的初步研究[D];大连大学;2007年

8 宋佳;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1860-1910)[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金洪素;东满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10 金美玉;试论金鼎奎与《龙渊金鼎奎日记》[D];延边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秦国经;18世纪西洋人在测绘清朝舆图中的活动与贡献[J];清史研究;1997年01期

2 杨昭全;;清代穆克登查边及中朝两次勘界[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3期

3 刁书仁;康熙年间穆克登查边定界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3期

4 李花子;;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2期

5 马孟龙;;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兼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的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3期

6 徐德源;长白山东南地区石堆土堆筑设的真相[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02期

7 徐德源;穆克登碑的性质及其凿立地点与位移述考——近世中朝边界争议的焦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01期

8 汪前进;历史上中朝两国地图学交流[J];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屹;;穆克登碑性质辨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倪屹;;穆克登碑原址考证[J];北方文物;2012年02期

3 陈慧;;穆克登碑后世位移考辨[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4 陈慧;;后世所见的穆克登碑[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5 陈慧;;清代穆克登碑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考论[J];清史研究;2009年04期

6 李花子;;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6期

7 袁辉;穆克登查边始末[J];中国地名;1997年04期

8 陈慧;;穆克登碑性质新考[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3年01期

9 倪屹;;从《皇舆全览图》看穆克登碑原址[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10 陈慧;李宝奇;;穆克登碑文中的“土门”即今图们江[J];学术交流;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慧;;后世所见的穆克登碑[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2 陈慧;;穆克登碑性质新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3 李花子;;康熙年间长白山定界与图们江上流堆栅的走向[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伟坤;穆克登查边问题再探讨[D];长春师范大学;2014年

2 邹晓会;清康熙时期穆克登勘界问题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9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29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5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