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第二次廓尔喀之役兵源及军费考略
本文选题:乾隆 切入点:廓尔喀 出处:《西藏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乾隆朝两次廓尔喀之役是清政府在西南边境的两次对外用兵,较之第一次廓尔喀战争,第二次廓尔喀之役不但持续时间长、战线长,而且翻越了喜马拉雅山,一度攻入了廓境,在当时交通运输落后、环境恶劣、边疆尚不安宁的条件下,对于这样一次特殊的对外用兵,清政府如何解决战争过程中军队调用、军需供给等问题,其成为笔者关注的对象。同时也可以了解清代在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御的基本情况。因此考证兵员的来源、数量、地理分布、军费的来源及消耗数额等问题显得很有意义。
[Abstract]:The two Gurkha battles of the Qianlong Dynasty were two times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to use troops on the southwestern border.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Gurkha War, the second Gurkha War not only lasted a long time and had a long battle line, but also crossed the Himalayas and once entered the outline territory. At that time, when transportation was backward, the environment was poor, and the border areas were still not tranquil, how did the Qing government solve the problems of troop deployment and supply of military supplies in the course of the war for such a special use of foreign troop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ilitary defense in the southwestern border of Qing Dynast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rigin, quantit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ource and consumption amount of military personnel.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分类号】:K249.3;E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锐龄;;乾隆朝第二次廓尔喀之役(1791—1792)[J];中国藏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8 曾光光;;戴名世与桐城派关系辨析[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毅;杜凡丁;;中国西南地区的碉楼建筑刍议[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黄权;;论苏元春的爱国主义精神[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爱国;;黄易对金石学的贡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运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10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9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智;;中国西藏地方与廓尔喀的官方文书[J];中国藏学;2010年S1期
2 ;中冿人民共和W和尼泊尔王W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关于中W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晸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6年35期
3 《〈以红楼梦〉历史背景资料》编辑小组;《红楼梦》历史背景资料(之三)——清代前期的高利贷和典当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6期
4 山海;清代海门厅建置在哪一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06期
5 冯佐哲;《乾隆让位》小议[J];齐鲁学刊;1983年06期
6 叶显恩;略论雍乾时期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迁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04期
7 韦庆远;论雍乾交替与治道同异[J];史学集刊;1991年01期
8 方行;清代前期农村的高利贷资本[J];清史研究;1994年03期
9 郭美兰;乾隆初年修建沈阳故宫史料选译(中)[J];历史档案;1997年03期
10 北京师范大学清史研究组 ,《“红楼梦”历史背景资料》编辑小组;《红楼梦》历史背景资料(之一)——清代奴婢的反迫害斗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仲均;;吴其o煊搿兜崮峡蟪悸浴芳湍钗馄鋙斓,
本文编号:1676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7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