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云南社学与基层社会的软性控制

发布时间:2018-04-10 11:54

  本文选题:明代 + 云南 ; 参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社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府、州、县、司、卫的治所及乡镇里社兴办的初等教育学校。明代云南仿中原社学之制,于成化年间开始在其境内推广。社学不仅针对普通的汉族平民进行教育,也将教育面普及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社学在云南的开办就显得别有蕴义。明代云南的社学,正是基于国家一统、边疆稳定、民众启蒙与开启民智的立足点而设立的。它对于提高民间识字力和推动教育平民化,起到了儒学和书院无法比肩的历史作用,在推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整体发展,促进全民社会文明化程度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及实现对基层社会秩序的维系与软性控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明王朝治边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tract]:Social study is a primary school set up by central government in government, state, county, department and township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n the Ming Dynasty, Yunnan imitated the Central Plains School of Society, which began to be popularized in its territory during the period of Cheng Hua.Social study not only aims at the ordinary Han people, but also popularizes the education to minority areas.The social science of Yunnan in Ming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the stability of the frontie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people and the opening of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It has played a historic role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folk literacy and popularizing education, and has played a historical role that Confucianism and academies can not match. It has promot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 multi-ethnic unified country.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and soft control of the basic social order and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y of ruling the border of the Ming Dynasty to promote the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s quality as well as to realize the maintenance and soft control of the social order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作者单位】: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的初等教育与基层社会控制——以明代云南的社学为例”(编号:2010Y41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91.7;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欧阳宗书;中国古代宗族教育管窥[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开队;;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的启示[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彭雪莲;;略论毕节彝族土司的历史贡献[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唐丽丽;;影响安徽方言分区的若干因素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易 兰;论湖南古代居民的变迁[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王圆圆;通往自由的历史暗河——墨家侠义精神的遐想[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6 冯智;;中甸在清初勘界暨治藏中的地位[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7 吴航;;晚明闵洪学抚滇事迹补正[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张鑫昌;李兴福;;鄂尔泰奏折与云南改土归流[J];档案学通讯;2008年01期

9 杜成辉;;大理国科举制度钩沉[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显宝;;皖南巫风古傩与仪式的象征意义[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怡芳;王健;;粤地民居建筑考[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琪;;流动性与多样性——对云南德钦县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邵贤敏;《夷坚志》梦幻故事的文化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敏;媒介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舆论监督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蓉;隋唐扬州诗意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程诗;两汉河间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浩宇;基于多学科手段的历史时期垦殖绿洲重建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任彦军;北宋时期陕北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旭;宣化古城与历史建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毅;刘晓东;;明代“社学”之社会属性辨析——兼及“乡村教化”与社会软性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羽琼;论明代贵州社学的兴起[J];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01期

3 滕兰花;;历史与记忆:从明代云南武侯祠看诸葛亮南征[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4 李建军;谭莲秀;;论明代沐氏家族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张宝义;赵树廷;;明代山东的社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8期

6 陆韧;;论明代云南士绅阶层的兴起与形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白建忠;;“杨门六学士”漫议[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胡丹;;明代的朝会与“懒朝”[J];紫禁城;2008年09期

9 刘晓东;明代的“社师”与基层社会——以黄佐《泰泉乡礼》为中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宝义;赵树廷;;明代的山东社学[J];山东档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同生;;朱元璋治边、治黔思想的启示[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何泽民;王会伟;李晚忱;王晓鸣;;云南、贵州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忠暖;甘巧林;程一钧;郭利平;何祥;;云南贫困乡村的因子生态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李平;楚更五;聂坚;;云南河北两地医学生MMPI多项性格差异性比较研究[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建辉;吉学平;;记云南永仁坛罐窑的Propotamochoerus hysudricus化石[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彭建堂;;古混合线Rb-Sr定年法及其在滇西北衙金矿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建华;王建军;米艳华;张金渝;;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云南的差异性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9 周志力;;云南奶业市场发展之我见[A];云南省首届无公害猪肉生产研讨会、云南省奶业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程永照;;论做大云南卷烟品牌[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钰;云南邮政物流进军安利供应链[N];中国邮政报;2004年

2 王力;信息公开是政府最好的“护身符”[N];南方周末;2005年

3 俞泳;云南联通节日营销促发展[N];人民邮电;2005年

4 李仲勋;苏州老年志愿者在云南[N];新华日报;2004年

5 记者 吴一鸣;百亿元助推云南迈向能源大省[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开义;张艺谋到云南打造《印象·丽江》[N];云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洪林;云南印象[N];阿坝日报;2006年

8 晓 东;云南咖啡产业迎来新纪元[N];中国工商报;2006年

9 谢闻麒;云南铝业等三公司获环保大奖[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朱茵;云南信托获准换发新牌[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陈龙;明代公文变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蒋文仙;明代套色印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翔;明初重典治吏述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张晓静;明代凤阳府的灾荒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鸿军;明代汉籍流入朝鲜李朝及其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7年

6 宋秋颖;明代的养老政策[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奇洁;明代大同代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禚荣原;明代奏议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奇军;中国明代文官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谢俊;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之理性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1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31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