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玮——兼谈宋真宗时期的西北御边政策

发布时间:2018-04-11 11:24

  本文选题:北宋 + 宋真宗 ; 参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曹玮为北宋开国元勋曹彬之子,历仕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为北宋前期西北边疆最为著名的御边将领。曹玮为将,极负卓识,在其任间,制定联络吐蕃制约西夏之边策,成为有宋一代之基本国策。曹玮善于治军,亦极善用兵,故在西北边防保卫战中,屡建奇功。其守御西北边境近三十年,制定了许多御敌备边的制度与措施,如修筑寨城、疏浚堑壕、招募弓箭手屯田及团结蕃部以固边圉等。这些制度与措施多为后代沿用,成为宋代西北备边的基本法规。曹玮御边,虽历三朝,但其主要功绩尽在真宗一朝,故从曹玮的御边方策及事迹中,亦可看出,北宋真宗朝西北御边政策之一斑。
[Abstract]:Cao Wei was the son of Cao Bin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Cao Wei as a general, extremely negative knowledge, in his own time,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ubo constraints Xixia Bian policy, has become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the Song Dynasty.Cao Wei is good at running the army, but also very good use of troops, so in the northwest border defense war, repeatedly built odd feats.In the past 30 years, it has established many systems and measures to guard the enemy's border, such as building walled cities, dredging trenches, recruiting archers to open fields and uniting the border areas, and so on.These systems and measures were adopted by future generations and became the basic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Song Dynasty.Cao Wei imperial border,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three dynasties, but its main achievements in the true one dynasty, so from Cao Wei's imperial side policy and deeds, you can see that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north imperial border policy.
【作者单位】: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历史系;
【分类号】:E291;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明臣;;曹彬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的作用[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8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新,窦向军;论宋辽夏鼎立与宋夏和战的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3期

2 顾吉辰;宋夏景德和约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3 刘建丽;北宋御边政策的调整[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4 方文逑;喻学忠;;北宋御边战略的演变与西北市马贸易[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韩孝俊;;北宋的贸易阻击战[J];可乐;2011年07期

6 方建新;王禹PA同毕士安相识时间及淳化四年的任职[J];浙江学刊;1991年04期

7 汪天顺;;北宋对西北民族政策的转变及其指导下的西北边疆经营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8 汤开建;;北宋御边名将——曹玮[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逯元玲;;山东东平北宋名将——郭景修[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2期

10 汪天顺;北宋前中期的西北边疆经略[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天顺;;试论王安石变法前宋朝对西北地区的经营[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顾奎相;;第二讲 五起五落的北宋名相寇准[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3 徐心希;;北宋闽北著名学者杨亿与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编修[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纯艳;;于阗与北宋的关系[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王显;王明贵;王小丰;;唐与南诏及与吐蕃的和亲比较研究[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明猷;;西夏王朝对祖国历史的重大贡献——纪念兴州创立971周年[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7 佟建荣;;宋夏沿边蕃部人口流动考论[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8 陈峰;;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冯培红;;论晚唐五代的沙州(归义军)与凉州(河西)节度使——以“河西”观念为中心的考察[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10 乔卫平;;论范仲淹庆历兴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鸣皋;论北宋高俸养廉之弊[N];光明日报;2005年

2 王松奇;王安石新政与北宋衰亡[N];中国财经报;2004年

3 张建功;从喀什出土北宋钱币看新疆古代与中原往来[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4 杨静荣;北宋官窑之谜[N];中国文物报;2002年

5 张玉玲;北宋名将呼延赞骁勇善战身先士卒 审时度势卓识远见[N];山西政协报;2007年

6 顾建国;论张九龄的文儒风范及其导向意义[N];韶关日报;2008年

7 姜锡东;透析北宋崇文抑武现象[N];光明日报;2000年

8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王曾瑜;也谈河北境内的辽宋时代古地道[N];北京日报;2008年

9 刘林德;风靡非一世 繁华还很吃紧[N];长江日报;2008年

10 李卫;西夏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北宋经略河湟民族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裴会涛;敕与北宋立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曹显征;辽宋交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鲍新山;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D];暨南大学;2005年

6 吕变庭;北宋科技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杨蕤;西夏地理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8 邵明华;邵雍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亚娟;北宋三司使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张明;北宋军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王宏;北宋置将法渊源探研[D];西北大学;2002年

4 刘缙;北宋西北地区城寨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司丽霞;北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李雪峰;北宋与西北吐蕃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陈德文;北宋东京城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桂杰;北宋东京节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婕;北宋国信使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素平;北宋东京都市旅游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5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35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