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贡茶盛行于宋代的成因探考
本文选题:北苑 + 贡茶 ; 参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北苑贡茶在宋代"名冠天下"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北苑贡茶产地的独特地理优势,有着适宜茶叶生产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次,在贡茶的制作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斗茶品茗艺术,将茶饮艺术化并升华到高雅的精神境界,文人墨客的诗文歌咏和独到的茶学论著不断推高北苑贡茶的知名度;最后,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君王对享乐主义的鼓励使奢靡之风盛行,北苑贡茶成了达官贵族们显示身份和享乐的奢侈品牌。
[Abstract]:The reason why Beiyuan Gong tea was famous in Song Dynasty was due first to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of the producing area of Beiyuan Gong tea, which had natur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ea production, such as climate and soil. Secondly, it was constantly innova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Gong tea.The art of drinking tea was formed, and the art of tea drinking was sublimated to the spiritual realm of elegance. The poems and songs of the literati and the original works of tea studies constantly promoted the popularity of Beiyuan Gong tea.The high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king's encouragement to hedonism made extravagance prevailing, and Beiyuan Gong tea became a luxury brand to show its identity and enjoyment to the aristocrats.
【作者单位】: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课题“武夷茶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JB13737S)
【分类号】:K244;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运祥;青岩茗翠[J];中国食品;1989年06期
2 周山;香茶焙制非易事(中)[J];食品与生活;1994年03期
3 石慧敏;中国茶文化的缘起[J];农业考古;1999年04期
4 夏星南!江苏常州;浅谈常州茶山与茶亭的由来[J];农业考古;2000年04期
5 叶舟;青城雪芽曾入宫[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曹一诺;;七佛贡茶[J];茶博览;2010年12期
7 王家斌;;追寻陆卢足迹 共话阳羡贡茶[J];中国茶叶加工;2007年03期
8 茶茶香香;;寻觅被遗忘的景谷贡茶[J];茶.健康天地;2011年03期
9 唐黎标;唐代茶叶的产地与名品[J];茶叶;2002年04期
10 马青;黄兴鸿;;一个作家和一个记者眼中的贡茶回归[J];普洱;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银根;;略说贡茶[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2 金芷君;;中国古代茶事、酒事文物及著作一览[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立盛;;北苑茶文化历史地位及其人文现象[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4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A];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魏谋城;苏芳华;;源远流长的云南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6 印代武;谭正初;向勇平;;古丈茶文化及其在茶产业建设中的应用[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修明;;茶和文人的历史情结[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8 寇丹;;安吉白茶舞春风[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9 伍崇岳;;浅议茶祖神农文化与中国茶产业[A];《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朱海燕;王秀萍;朱桅帆;;茶叶消费的文化学探讨[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焕征;从艺术角度辨识茶中趣味[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华成明 董在虎;贡茶普洱溯源返乡 历经百年未见沧桑[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3 ;国际花园城市长兴[N];浙江日报;2010年
4 徐明生;发挥茶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5 陈杖洲邋陈培钧;神奇的茶膏[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6 唐元春;红楼梦中的茶文化[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徐明生;试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勇;为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多做实事[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9 小贾;中国宜兴阳羡茶文化研讨会昨开幕[N];宜兴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勇;唐代茶都在湖州[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幸哲;朝鲜使行录与中国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威;北宋建安贡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顾云艳;论陆游的茶诗与茶事[D];江南大学;2008年
3 窦萍;透视中国画“斗茶图”及其茶文化内涵[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4 王燕;宋代斗茶的民俗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35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3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