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雹灾的关联信息挖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5:53

  本文选题:明代 + 雹灾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本文对收集的明代雹灾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了我国明代的雹灾数据库,将雹灾的定性描述转化成定量描述.根据冰雹的大小和造成的危害进行等级划分,对发生雹灾时伴随的其它阵性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关联挖掘模型——CARMA算法挖掘不同等级的雹灾与风、雨、雷电等阵性天气的关联性及其有关规律.结果表明,明代的雹灾与雨的关联性最大,其次是风和雷电,它们易带来大雨雹或大风雨雹等灾害.同时不同等级的雹灾发生时伴随着其他的阵性天气的置信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当雹灾出现的时候,应同样考虑到其他如暴雨、狂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灾害造成的危害.作者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雹灾的关联信息,对于指导雹灾的预报与支持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llected historical data of hail disaster in Ming Dynasty are sorted and classified, and the database of hail disaster in Ming Dynasty is constructed, and the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of hail disaster is transformed into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hail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it, the other array weather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hail disaster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association mining model-CARMA algorithm is used to mine the correlation and related rules between hail and wind, rain, lightning and other array weath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ail and rain is the greatest in Ming Dynasty, followed by wind and lightning, which are easy to bring heavy rain and hail or heavy rain hail and other disasters.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confidence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of hail disasters accompanied by other array weather. Therefore, when hail disasters occur, the hazards caused by other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disasters such as heavy rain, strong wind and lightning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The author obtained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hail disaster through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guiding hail disaster forecast and supporting decis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GYHY201206031) 内蒙古气象局青年科技项目(nmqnqx201217)
【分类号】:TP31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秋香;任宜勇;;51a新疆雹灾损失的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2 孔燕燕,彭治班,赵秀英,吴宝俊,张纪淮;寻找降雹预报指标集的一种方法:逐步消空法[J];气象;2000年10期

3 廖晓农;俞小鼎;于波;;北京盛夏一次罕见的大雹事件分析[J];气象;2008年02期

4 赵鹏,倪志伟,贾兆红;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气象数据库中建立范例库[J];微机发展;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汪志国;;近代安徽水利事业述论[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3 傅洁茹;;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4 鲁照权;俞宗嘉;胡金东;胡焱东;;广义最小二乘限定记忆参数辨识方法与仿真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述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6 李秋芳;;灾害危机与明代佛、道二教[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赵朝峰;简论邓小平防治灾荒的思想[J];北京党史;2004年04期

8 冯焱;试论水旱灾害在灾害中的地位[J];北京水利;1995年05期

9 祁磊;;试论万历朝救荒专著的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魏华林;龙梦洁;李芳;;旱灾风险的特征及其防范研究——由西南旱灾和冬麦区大旱引发的思考[J];保险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张弦;;数据挖掘在农业中的应用[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向玉春;;LAPS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朱星球;许彬;杜筱玲;;两种评估方法在连续暴雨灾害预评估中的对比应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张琳娜;郭锐;廖晓农;何娜;;北京地区冰雹天气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6 刘寿东;唐玉琪;邵玲玲;刘红亚;;LAPS分析场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尺度分析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7 李政;唐晓峰;;利用逐步消空法提高雷电潜势预报的准确率[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8 丁艳辉;王洪国;高明;谷建军;;一种基于矩阵的高效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9 高明;刘希玉;盛立;;基于矩阵相乘的Apriori改进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10 王秋香;王晓梅;张春良;;阿克苏地区雹灾特征及其防雹效益分析[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何月顺;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熊帝兵;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昝金生;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娜;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prioriTid算法的改善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何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湘潭大学;2006年

3 周文秀;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与改进[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罗丹;基于压缩矩阵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改进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孟峦;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抗战时期难童救济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6 王和洲;面向比特流的链路协议识别与分析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袁玲;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上海红十字运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赖建军;民国时期广西自然灾害及慈善救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一心;基于极团模式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焦提静;北宋时期的灾后救助[D];辽宁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杰,车福琴;CAR模型的递推辨识[J];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过仲阳,林珲,戴晓燕,江吉喜,吴健平;影响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的知识发现[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3 王文宇,王静爱;基于三种信息源的中国冰雹灾害区域分异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3期

4 符淙斌,王强;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J];大气科学;1992年04期

5 陈亚宁,杨思全;灰色聚类在洪水灾害等级划分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1999年03期

6 陈亚宁,杨思全;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暴雨灾变事件的灰色预测[J];干旱区地理;1999年04期

7 刘德才;对新疆冰雹灾害及其区划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干旱区研究;1994年04期

8 马禹,王旭,郭江勇;新疆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4年06期

9 彭治班,吴宝俊,江剑民,王淑静;提高小概率事件预报成功率的一条途径[J];气象;2000年02期

10 刘子英,陆海席,赵秀英,徐玉强,孙艳辉,张纪淮;逐步消空法在雹云识别中的应用[J];气象;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娜,宋洁,顾军华,郭树军;灾害天气关联模式挖掘技术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李联;韦潜;;基于多层次关联规则的持续关联算法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年02期

3 王运鹏;胡修林;;面向异常检测的关联模式快速挖掘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8期

4 马存宝;裴林;李文娟;史浩山;;改进的关联模式竞争求解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4期

5 陈新保;朱建军;陈建群;;“多元”关联模式的时空数据挖掘[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徐前方;肖波;郭军;;挖掘电信告警关联模式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方刚;应宏;涂承胜;郭皎;刘华成;;基于星形模型的时空拓扑关联模式挖掘[J];计算机时代;2013年04期

8 郭楠,高天寒,赵宏;基于改进causality graph的分布式可伸缩事件关联机制[J];通信学报;2004年04期

9 石明兰;叶东毅;;面向目标的关联规则挖掘与桥梁损伤诊断[J];福建电脑;2006年05期

10 冯婧W,

本文编号:173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3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