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申”为原点的明清之际——清初河南、河北士人与江南士人对清朝的认识差异

发布时间:2018-04-18 00:27

  本文选题:明清之际 + 甲申 ; 参考:《史林》2013年02期


【摘要】:甲申之变引起了江南士人内心剧烈的震动,以及拼死抵抗的行动。与之相比,北方士人,尤其是河南、河北士人相对平静地接受了"甲申",没有多少对清朝的拒斥,甚至还有主动投身清政权的行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河南、河北士人与江南士人在甲申前后有着不同的经历。前者遭遇了明末农民战争及清军的数次入关,在战乱中所经历的生死离别、流离他乡、斯文扫地,让他们产生一种明朝气数已尽的认识;相较于此,在甲申前,江南士人尚沉浸在逸乐氛围之中,根本无法体会到北方士人的感受,直到甲申神京陷落的消息传来,江南士人才开始体验王朝灭亡的历史进程。随后清兵南下,奴变、奏销等等事件的发生,江南士人才有了与河南、河北士人相同的感受。由此,他们对清朝入关形成两种不同的认识。
[Abstract]:Jia Shen's change caused the Jiangnan Scholars to shake their hearts violently, as well as the action of desperate resistance.In contrast, the scholars in the north, especially in Henan and Hebei provinces, accepted "Jia Shen" relatively quietly, and did not reject the Qing Dynasty, and even took the initiative to join the Qing regime.The reason for this difference lies in Henan, Hebei and Jiangnan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experiences before and after Jiashen.The former encountered the peasant war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entry of the Qing army several times. In the war turmoil, the former experienced a life-and-death departure, uprooted from another country, and swept the ground, giving them a sense that the Ming Dynasty was exhausted. In contrast, before Jiashen,The scholar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still immersed in the atmosphere of ease and joy and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feeling of the northern scholars until the news of the fall of Jiashen Shenjing began to experienc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dynasty's demise.Then the Qing troops went south, the slave changes, and so on, the Jiangnan scholars had the same feeling as the Henan and Hebei scholars.As a result, they formed tw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岸本美绪,底艳,赵世瑜;崇祯十七年的江南社会与关于北京的信息[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陈时龙;晚明书院结群现象研究——东林书院网络的构成、宗旨与形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7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勇;;方苞《春秋》学二题[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陈学霖;;关于《明太祖皇帝钦录》的史料[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5 强鹏程;明《宪纲》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金民;清后期江南织造的演变[J];历史档案;1992年01期

2 陈宝良;;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3 和连;;闻鸡起舞 击楫中流——祖逖的恢复大志[J];深交所;2005年03期

4 梁方仲;;论隋代经济高涨的原因[J];历史教学;1956年12期

5 张大可;略论孙吴政权对江南的开发[J];兰州学刊;1988年03期

6 朱楞;江苏建省时间辩析[J];东南文化;1990年04期

7 孟昭信;罢黜明珠与争取江南士大夫[J];史学集刊;1990年01期

8 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01期

9 刘宝河;;周忱巡抚江南[J];决策与信息;1996年07期

10 刘成禺;顺治丁酉江南科场案[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景琳;;明代北方经济述论——兼与江南经济比较[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2 牛润珍;;明末农民战争史学术讨论会综述[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5第2期)[C];1984年

3 陈春声;;身份认定与籍贯问题——以明清之际金门及邻近海域“海盗”的研究为中心[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毕诚;;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潮对理学教育的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徐茂明;;东晋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及其文化意义[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樊树志;;明代江南官田与重赋之面面观[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7 雁侠;;先秦赵的疆域变化[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8 冯祖贻;;明清之际贵州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何腾蛟为例[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李凭;;华夏文明与江南文明的融合[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10 牛建强;;于谦与明宣德、正统间的河南地方社会[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盛锋;浦江“江南第一家”[N];光明日报;2004年

2 金宝山;霞晖渊映 雄视江南[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主持人 李国荣;清初二十考官全部被处死的江南科场疑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崔林;南巡只为江南绿?[N];中国审计报;2002年

5 高艳 首席记者 王茵;晚风中的散步[N];牡丹江日报;2008年

6 张厚余;李白在太原[N];山西政协报;2005年

7 刘铮;赵园的新变化[N];东方早报;2010年

8 肖巍;“为政治而做学问”[N];学习时报;2009年

9 顾钧;明清之际传教士的“格义儒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宫春科;要有辨识新事物的能力[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二峰;清代河南地方司法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明;陈继儒研究:历史与文献[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佐良;清初河南社会重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白一瑾;清初贰臣心态与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裴宏江;明清之际江南城镇的特殊文化功能[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恩俊;复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隆生;明后期海外贸易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玉娜;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连文;论明清之际大同地区卫所职能的转变[D];山西大学;2008年

3 赵瑞军;易堂九子与清初学风[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闫敏;清代前期河南粮食问题及社会应对[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肖应云;明清之际在华天主教士研习汉语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慎;明清之际西洋眼镜在中国的传播[D];暨南大学;2007年

7 方旭峰;明清之际浙江禅宗寺院地理分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胡婷;明清之际浙东人士与西学[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玉娟;明清时期乡贤祠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高馨;王弘撰思想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66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66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