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良马输入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8-04-30 17:19

  本文选题:魏晋南北朝 + 良马 ; 参考:《西域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动乱的时代,一个政权的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骑兵的作战能力。马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为各割据政权孜孜以求,马通过各种方式在各政权间互相传播和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有互市、赐赠、贡献、战争等方式。
[Abstract]:In the turbulent times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 regime depended largely on the fighting ability of cavalry. Horse ha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strives diligently for each separate regime, the horse spreads and transfers among the various political regimes through various ways, this kind of transfer mainly includes the mutual market, the gift, the contribution, the war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分类号】:K235;F7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琼;;《聊斋志异》同篇双女情节及其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蒋寅;;美感与性感——唐前文学中对女性美的表现及其流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振龙;;建安文人用典的创新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郭英德;;论明代论辨文的时代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黄震云;潘震鑫;;《列仙传》的神话与小说家观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晓岚;;曹植与杜甫诗作中的朋友之义浅析[J];才智;2010年03期

7 邱兴跃;郑永苹;;历史上应该有曹植七步成诗一事[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2期

8 赵逵夫;;牛女传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与分化[J];长江学术;2008年01期

9 田小中;杨金梅;;“用事”还原与古诗解读——以《短歌行》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东方乔;题画诗的审美价值与地位[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金少华;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叶黛莹;从阅读到创作的诗学历程[D];武汉大学;2011年

9 邱晓;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柳芳;城市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丙旺;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2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蓬克;“礼”和“礼”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娜;潘岳与太康文学新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孙俊;梅里词人王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殷磊;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人口平均死亡年龄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裴秋锦;魏晋南北朝杂体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化坤;邢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超;魏晋辞赋观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邹学莉;魏晋南朝表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瑞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陈德弟;;谈谈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文史知识;2007年05期

3 胡军;;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发展和传统隐逸思想之关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黄海艳;;生命重现与永恒的追求——论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中的生命意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曾祥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试周刊;2010年13期

6 何潇;;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黎子耀;;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地位[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8 柏明;李颖科;;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9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副词琐议[J];语言研究;1987年01期

10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梁伟;史玉明;谢智刚;王艳丽;;不同时期汉语散文的字同现网络之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彭安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开发及其影响[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文娟;;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谣言和谣言控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极其社会影响[A];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年会暨江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晋文;;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农政策的继承与发展[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俊飞;;婚姻所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胡化现象[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宋艳梅;;关中郡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崔浩;;建国以来六朝军事研究综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金芷君 丁洁韵;香熏的鼎盛时代[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姜利航;中俄边贸再拓新接点[N];中国贸易报;2001年

3 记者 吴继峰;“周口书画台湾行”活动今日在台湾开幕[N];周口日报;2009年

4 记者 倪琴;绿春完成边境贸易互市额2807万元[N];红河日报;2010年

5 宁文;中越边贸 渴望呵护[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6 安作璋;山东地方史研究的新硕果[N];联合日报;2009年

7 刘广瑞;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地区的人口流动(一)[N];衡水日报;2011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汤一介 自由是一种创造力[N];文汇报;2009年

9 范子烨;高车、高车人与高车人的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刘玉峰;唐代的施政经验(下)[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柏青;魏晋南北朝养生学术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术应用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4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晓乐;魏晋南北朝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悦;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7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小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科学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微;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亓文香;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D];山东大学;2005年

4 周淑萍;论魏晋南北朝咏物诗[D];山东大学;2006年

5 吴捚萍;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美学智慧初探[D];河南大学;2008年

6 张立军;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范畴—“自然”[D];辽宁大学;2009年

7 沈晓梅;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洁;魏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谋超;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审美风格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25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25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