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诗中的紫光阁曲宴外藩
本文选题:乾隆 + 御制诗集 ; 参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04期
【摘要】:乾隆在日常生活中以近乎同步的速度写下数量惊人的记事性诗歌,为"以诗证史"乃至"以诗补史"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借助御制紫光阁曲宴外藩诗,我们不仅对该宴会的宴请对象、召开时间以及仪典中若干现场细节有更明确的了解,而且能够体会到乾隆移宴紫光阁的苦心:一则恩威并用,抚驭外藩;二则宴乐的同时不忘武备。乾隆之后,紫光阁外藩宴成为例行典礼,在与历史辉煌时刻相接续的重复中,不仅清廷对边疆统治的合法性得到背书,而且传达出有关统治的稳定感。
[Abstract]:Qianlong wrote an astonishing number of chronological poems in his daily life at a rate of almost synchronism, which provided a rich possibility for "proving history by poetry" or "supplementing history with poetry". With the help of the imperial system of Ziguangge banquets, we not only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nquet objects, the timing of the banquet, and some of the details of the scene in the ceremony, but also can appreciate the pains of Qianlong in moving the banquet to Ziguangge: one favor is used together. Caresses the foreign vassal; two feasts at the same time do not forget to prepare. After Qianlong, the foreign banquet of Ziguangge became a routine ceremony. In the repetition of the glorious moments of history, not only the legitimacy of the rule of the frontier was endorsed by the Qing court, but also the sense of stability about the rule was conveyed.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15YJCZH08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中央财经大学学院科研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双智;;清朝外藩体制内的朝觐年班与朝贡制度[J];清史研究;2010年03期
2 崔岩;;从乾隆诗看清帝国的汉化[J];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吴空;;校射、武奻和《下櫖必亡》碑——紫光暎史嶀之一[J];紫禁城;1987年03期
4 吴空;;紫光阁克嶀之二 勋臣图形 炫耀武功[J];紫禁城;1987年04期
5 李国荣;;乾隆皇帝与紫光阁[J];紫禁城;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树民;李秋;;清代流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吉林地区为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徐建平;;清末直隶行政区划改革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李秋;任树民;;铁保《白山书院跋》考辨[J];长白学刊;2011年02期
4 李红莹;;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外交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任树民;李秋;;清代吉林流人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存状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6 张祥稳;惠富平;;清代“近水居民与水争地”之风愈演愈烈原因探析——以直隶、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和广东八省为中心考察[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王炜;;沈德潜、袁枚的交往及诗学观略论[J];长江学术;2011年03期
8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9 任小波;;明清《西番译语》传本寻踪[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10 徐立望;;驳清代今文经学复兴源于上书房“讲义”说——兼论今文经学在康雍乾三朝的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玉兰;项姝珍;;京洛风尘中的水乡慰藉——天津查氏水西庄雅集的江南特质[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2 严龙;;古琴与王府文化——记几张曾经庋藏于清代王府中的珍贵古琴[A];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第十一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郝黎;;探秘和坤时期的花园[A];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第十一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毕国忠;;依托京承(冀)藏传佛教资源构建民族团结文化示范园[A];第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徐长恩;权利、权力、权益与义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束霞平;清代皇家仪仗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邹建达;清前期云南的督抚、道制与边疆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贾建飞;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2 代荣;《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淑丽;清代对苗疆地区的法律治理[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凤莉;清代按察使司法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韩配阵;清代论词绝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惠英;乾隆朝禁毁通俗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桂恺;中国古代类书编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扬;明清山西煤炭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学然;康熙帝北巡与蒙古三部落进贡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
本文编号:1825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2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