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象郡府治“临尘县”方位地址的文献法考辨——花山古都“临尘县”的人类学系列研究之一
本文选题:临尘县 + 斤南水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汉代经略岭南时所设的行政区名多以当时当地民族俗称的山川名命名,用壮语解读"临尘"二字的意思,可确定汉象郡府治临尘县就是建在"斤南水"、"xC涯水"和"侵离水"汇合处岸边的县城;文献考辨结果可确定"斤南水"、"xC涯水"、"马栚水"、"侵离水"分别对应当今的河流为"左江(包括左江上游平而河)"、"水口河"、"右江"、"明江",因此,临尘县较为准确的方位地址应该是在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而不是在崇善县。另外,从古骆越的分布地域范围和西汉时期"交趾刺史部图"看,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及龙州城正好是连结古代郁江流域与红河流域两大骆越区域的中心地和两大流域的水上交通枢纽,拥有汉代设置临尘县较为理想的历史条件及自然地理环境。
[Abstract]:In the Han Dynasty, the name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in Lingnan was usually named after the name of the mountain and river commonly known as the local people at that tim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facing dust" was interpreted in Zhuang language. It can be determined that Han Xiang County County is built in the "Jin Nanshui", "XC Yayaishui" and "invasion away from the water" of the bank of the county town;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at "Jinnanshui", "XC Yaoshui", "Ma Qianshui" and "transgression water" correspond to "Zuojiang River (includ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Zuojiang River)", "Shuikou River", "Youjiang River", "Mingjiang River"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current rivers are: "Zuo River (includ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Zuojiang River)", "Youjiang River", "Mingjiang River". The more accurate location and address should be located in Shangjin Township, Longzhou County, not in Chongshan County. In addition,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Luoyan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cross toe thorn history section map", The seat of Shangjin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the city of Longzhou are the center of the two Luoyue areas of the ancient Yujiang River basin and the red river basin and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hub of the two major watersheds. They have the ide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or setting up Linduxian in the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基金】: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院2014年度科研课题“花山古都——‘临尘县’的人类学考释” 2012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项目“广西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人类学研究”(桂教人[2012]41号)
【分类号】:K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立新;考古对象对考古学研究的影响──考古学反思之一[J];华夏考古;2000年02期
2 何驽;文献考古方法论刍议[J];华夏考古;2002年01期
3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4 杨柏林;孙吴地名考实[J];黑河学刊;2004年06期
5 范勇;骆越族源试探[J];四川文物;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立波;;略论明代董卜韩胡、杂谷二土司之争——兼论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易斯·宾福德,陈淳;论新考古学[J];东南文化;1992年01期
2 李绍明;;《民族学概论》讲座(四)(五)[J];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04期
3 作铭;;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8年06期
4 夏鼐;;中巴友谊的历史[J];考古;1965年07期
5 夏鼐;;什么是考古学[J];考古;1984年10期
6 傅宪国;;论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J];考古学报;1988年01期
7 覃圣敏;关于壮泰民族的起源问题──壮泰传统文化比较总论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8 潘其旭;花山崖壁画——图腾入社仪式的艺术再现和演化[J];民族艺术;1995年03期
9 王明达;;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8年01期
10 芮国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钱宗范;秦汉象郡位置新释[J];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2 徐芳亚;;从秦始皇泰山《琅邪石刻》考证秦之象郡[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马金霞;;秦平岭南置郡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宗范;;秦统一岭南的疑案之一——象郡位置新释[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本文编号:1852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5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