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回”到“赏给”:1896~1897年间清廷处理瞻对归属事件析论
本文选题:清廷 + 瞻对 ; 参考:《西藏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二十三年(1897年)的瞻对归属事件,从起初"收回"归四川倾向到最终裁定"赏给"西藏地方,清廷及其官员经过争议及反复权衡,争议实则反映了清廷在内外矛盾之中的筹边思路冲突。以颇具雄心而积极"经营"的鹿传霖被开缺四川总督为转折标志,说明1897年的清王朝内部在"赏给"西藏瞻对裁决之中,"怀柔"甚至"无为"的筹边思路被认可被执行。最终的裁决结果为清廷统治者根据历史"情势"的一个判断。
[Abstract]:From the initial "withdrawal" to the final ruling of the incident of belonging to Guang Xu from 22 years (1896) to 23 years (1897) to the final ruling of Tibet,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its officials were subject to controversy and repeated deliberation. In fact, the controversy reflects the conflict of thinking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Qing Dynasty. Lu Chuanlin, with his ambition and positive "management", was marked by the opening and absence of the governor of Sichuan, which showed that the Qing Dynasty in 1897 had accepted the idea of "Huairou" and even "nothing" in the judgment of "reward" to Tibet.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ruling was a judgment by the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清廷筹治西藏思路及措施的演变研究(1887-1911)”(项目批准号:12XZS028) 西藏民族学院“青年学人培育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12myQP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芝;卢润生;;徐州户部山崔氏家族考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贾熟村;;对杨宗濂家族的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郑晓文;;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作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贾熟村;;晚清社会的倭仁家族[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秦方奇;;地域人文传统与伏牛山文化圈新文学作家群的建构(上篇)[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孙f ;;论载泽对宪政知识的储备和应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袁敏;;清人辑佚魏晋子书成果述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陈云;易国才;;论纪昀《乌鲁木齐杂诗》的价值与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9 王炜;;从制科看清代的科举改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守权;;试论近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刚;;论晚清官场中的请托——基于《荣禄存札》的分析[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9 周其厚;刘亚民;;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矿业的兴起[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10 王晓军;;浅论近代广西龙州铁路之筹建[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定师专《甘孜州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杨嘉铭;“安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2期
2 陈一石;印茶侵销西藏与清王朝的对策[J];民族研究;1983年06期
3 铃木中正;钟美珠;;关于1844年的拉萨政变[J];西藏研究;1989年01期
4 王玉平;;略论十八世纪的卫藏战争[J];西藏研究;1987年02期
5 张虎生;清代驻藏防军析[J];西藏研究;1996年03期
6 陈岩;;试论清朝中央政府及噶厦政府对俄的态度[J];重庆与世界;2011年05期
7 周伟洲;;清驻藏兵制考[J];清史研究;2009年01期
8 吴丰培;;西藏史料题记(续)[J];西藏研究;1983年03期
9 董守义;清末西南改土归流决策论[J];史学集刊;1992年01期
10 王希隆;;年羹尧《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述论[J];西藏研究;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宝音特古斯;;关于第巴阿尔布巴的一封密信及其相关史实[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2 陆莲蒂;;丹书克(丹舒克)释义——藏文补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3 杜江;;六世班禅敬献宣德铃杵的由来[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4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河西字大藏经》新探[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5 沈卫荣;;西夏文藏传续典《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源流、密意考述(上)[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6 张雪慧;;明代藏区施政及其对藏族社会之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7 陈国干;;清朝利用喇嘛教统治蒙古的政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8 卢明辉;;论近代蒙古社会状况及清末“民族运动”的几个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9 蔡家艺;;清代前期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10 张金奎;;弘光政权对清政策与山东的丧失[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锦庚;国家累计投入7亿多元保护西藏文物[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记者 徐锦庚;西藏文物得到妥善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沈s,
本文编号:1859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5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