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宋夏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

发布时间:2018-05-12 06:24

  本文选题:北宋 + 西夏 ; 参考:《中国史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西夏建国前后对于中西陆路交通产生两个重大影响:一是李继迁攻占灵州造成中唐以来形成的以灵州为中转的中西交通路线衰落,而元昊攻占河西走廊使河西诸政权朝贡中断、西域诸国朝贡再次改道;二是北宋不能再如此前回访或出使西域诸国,同时中断了西行求佛法的活动。宋朝没有能力去控制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陆路,加上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宋对外的交通主要转向海上丝绸之路。从宋的本位文化发展来看,汉唐时期思想文化艺术受西域中亚"胡化"影响的历史基本一去不复返。即便是西夏的文化艺术,除受汉文化、藏传佛教、党项自身文化制约外,西来的因素也是微乎其微。
[Abstract]: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there were two major influences on the land transpor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irst, Li's capture of Lingzhou caused the decline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portation routes formed since the mid-Tang Dynasty, and Yuanhao's capture of the Hexi Corridor interrupted the tributary service of the Hexi regimes. Second,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could not return to visit or send missions to the countries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rrupted the activities of seeking Buddhism and Dharma in the west. The Song Dynasty did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land access to Central Asia and Europe, and the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basically moved southward, so Song's external traffic mainly shifted to the Silk Road at se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ndard culture of So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ideology, culture and art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ffected by "Hu Hua" in Central Asia is gone forever. Even the culture and art of Xixia are limited by Han culture,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Party's own culture.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4;K2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贾志扬;;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学江;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3 ;五代、宋初灵州与丝绸之路[J];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4 耿f;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陈爱峰;赵学东;;西夏与丝绸之路研究综述[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陈守忠;北宋通西域的四条道路的探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7 杨蕤;;宋代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三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杨蕤;关于西夏丝路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探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波;;北宋对“归明人”的法律控制[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岳升阳;金中都历史地图绘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4 马强;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5 郭姝伶;;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客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6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J];长江学术;2008年02期

7 王可喜;;南宋诗人王阮生平事迹考[J];长江学术;2009年02期

8 郭胜利;;十四至十八世纪土鲁番王统研究之考述[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余霞;;陆游、范成大巴渝诗异同之原因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范颖;周松芳;;《郁离子》与诸子学[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温金玉;;辽金佛教政策研究[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泽洪;熊永翔;;佤族宗教的特质及其文化意义[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胡志宏;;西方汉学边疆研究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3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朝阳;宋代士人经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金宝丽;蒙古灭金史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成福;唐宋农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郑青青;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X;南宋“中兴四大家”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宾;金中都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志伟;辽代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冯瑞;北宋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韩迎迎;宋代药材产地、市场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新江;敦煌文献和绘画反映的五代宋初中原与西北地区的文化交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鲁人勇;;灵州西域道考略[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3 杜建录;;宋夏保安军榷场贸易论略[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鲁人勇;论西夏交通[J];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彭向前;论西夏丝路贸易的阶段性[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6 姜歆;西夏时期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及发展初探[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7 杨志玖;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J];回族研究;1992年04期

8 邱树森;元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北方和西北的传播[J];回族研究;2001年01期

9 高毅;王志平;;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西夏窖藏文物[J];考古;1987年12期

10 张连喜;马文宽;;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钱币及墨书“吊”字瓷片[J];考古;199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洲塔;董知珍;;明朝洪武永乐时期朝廷对西域诸国的政策及目的[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作林;图文并茂写河西[N];甘肃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知珍;洪武永乐时期明朝与西域诸国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7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77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