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宇文家族的另类——建筑大师宇文恺
本文选题:宇文恺 + 大兴城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36期
【摘要】:宇文家族是隋朝将门显赫的大家族,宇文恺作为家族一员并没有走家族为官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建筑领域的才华著称于当朝。他负责设计建造完成了隋朝新都大兴城、隋朝明堂、隋长城等众多重要建筑工程,为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Abstract]:Yuwen family is a great family in Sui Dynasty. 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Yu Wenkai did not follow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family as official, but was famous for his talen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He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ui Dynasty New Capital Daxing City Sui Dynasty Ming Tang Sui the Great Wall and many other importa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r the Sui Dynasty rule.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分类号】:K2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龙;留下历史的足迹——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3 宋桂杰;陈星;郭红霞;;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4 陈雨露;周波;龚洪;程耀;周翎;;与环境共生共融——从空间特质看川西林盘的生态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王凤华;黄襄云;周福霖;;新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参数对古塔结构减震效果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6 吴强;居住文化透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刘晨阳,杨培峰;关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人文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冯念军;;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刘德峰;;浅析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历史文化的延承[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10 方松林;;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安徽建筑;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荣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建筑文化思考[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庆洲;;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林秀姿;;游牧民族社会与营造——重读北魏拓跋鲜卑的平城与洛阳之空间地景转变[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王树声;;城乡规划中历史环境营造智慧的保护与继承[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焦洋;;北宋东京皇城、宫城的“名”与“实”[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6 徐永利;;试论中国古代四隅券进式墓葬穹窿的分布与源流[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7 焦洋;;从“东西厢”到“东西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8 安玉源;王晨;;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9 陈勇;;四川西部山区民族聚落生态分区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涵;李枝坚;蔡春;宋延鹏;李欣;;宜居建设的政府考核推动探索——广东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曾忠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威;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魏璐璐;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海波;泰安山城结合部公园游人行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侯平路;大连市来华留学生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微;基于生态因子的辽宁省人居环境居住适宜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娟娟;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耿哲;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亚荣;隋大兴城佛寺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1期
3 季爱民;;隋代大兴城贵族寺院的营建[J];兰州学刊;2012年11期
4 张仁沛;;宇文恺[J];建筑工人;1987年09期
5 毕波;;隋代大兴城的西域胡人及其聚居区的形成[J];西域研究;2011年02期
6 李令福;;隋唐长安城六爻地形及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于志飞;;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8 孙宁;;隋朝宇文家族的另类——建筑大师宇文恺[J];兰台世界;2013年36期
9 刘兴成;;大业七年隋炀帝废大兴城佛寺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04期
10 元年春;;大国巨匠[J];学习博览;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介永强;;《隋大兴城佛寺考》拾遗[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隆福;;隋朝大兴城的建设与人届环境[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建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戴京琦邋云鹏;大兴城管纠违章还盲道本色[N];北京社会报;2008年
,本文编号:1890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9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