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州县官司法问题探析
本文选题:清代 + 州县官 ; 参考:《中州学刊》2014年03期
【摘要】:清代州县官司法职责很繁重,他们司法时十分注重证据,并经常实地勘踏调查取证。在司法中,清代州县官注意维护儒家伦理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为此目的,这些官员在司法时的手段多样,国家法律、成案、习惯、民间信仰等都成为州县官适法时的依据,但在最根本上,清代州县官在司法时始终是以行政官的面貌出现的,其在司法时对德化"教养"和秩序的强调,是与行政权的内在诉求相一致的。
[Abstract]: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 the county magistrate of the Qing Dynasty paid attent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Confucian ethics norms and the social order formed on the basis . In the most fundamental part , the state magistrate of the Qing Dynasty always appeared in the fa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r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 and the emphasis of the administr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l demands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
【分类号】:D929;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震;;袁枚判牍论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10 朱琳;明清徽州女子婚龄浅探——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5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黄权;;论苏元春的爱国主义精神[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爱国;;黄易对金石学的贡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运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10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7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光奇;;清代督抚监司监察制度的弊端与异化[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2 岁有生;;论清代州县的二元财政[J];兰台世界;2011年07期
3 徐春霞;甘迎春;;清代州县官惩处制度探析[J];兰台世界;2007年08期
4 魏光奇;清代州县治理结构述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5 桑林;雍正的耗羡归公与高薪养廉[J];山东税务纵横;2000年06期
6 方裕谨;须治年间有关垦荒劝耕的题奏本章[J];历史档案;1981年02期
7 苟德仪;;清代州县衙署内部建置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方宝璋;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9 郭建;;衙门人物:刑名师爷[J];读书文摘;2007年06期
10 林乾;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J];清史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柏桦;;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明代州县官施政的影响[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2 赖瑞和;;论唐代的州县“摄”官[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3 王世华;;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4 佟辉;;《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出版[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5 李洵;;论明代的吏[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6 日野开三郎;辛德勇;;论唐代赋役令中的岭南户税米[A];唐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7 商传;;试论“靖难之役”的性质[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8 周湖勇;;董仲舒法律思想探析[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9 周湖勇;;董仲舒法律思想探析[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培贵;;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的发展特点与启示[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耀杰;明清两代的隐权力[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何 兵;无讼是求 教化为先[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高言华;康熙严惩纳贿污吏[N];中国档案报;2006年
4 见习记者 禹媚邋本报记者 赵伟;冯尔康中山开讲:正说雍正[N];中山日报;2008年
5 艾永明;清朝文官俸禄立法的教训[N];光明日报;2003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倪玉平;谈清代的“荒政”[N];北京日报;2008年
7 庄亭;谈谈清代官箴[N];北京日报;2004年
8 国风;明代的乡村组织与里甲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9 李文海;清代官场迎送何以成灾[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伊永文;宋代火灾(上):城市防火管理的萌芽[N];中国社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翔;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8年
3 鲍永军;汪辉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清代州县官执政理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丹;《福惠全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科进;明代赎刑制度的司法特点及其局限性[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辉;赦宥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颖慧;宋代司法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6 王胜;宋代州县官职务犯罪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杨国誉;试论秦汉刑罚中的赦与减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申立增;清代州县佐贰杂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维;刘衡吏治、法律思想及其实践[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施洪道;试论明代州县政府的司法职能[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8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9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