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辽东地方官优礼朝鲜使臣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21:34

  本文选题:明代 + 辽东地方官 ; 参考:《北方文物》2014年01期


【摘要】:明代辽东为朝鲜使臣陆路入贡明朝的必经之地。朝鲜使臣行经辽东时,不时地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是明鲜宗藩关系的内在要求。明朝优礼朝鲜使臣的主要动机是密切中朝关系,巩固以明朝为中心的藩贡体系。事实证明,朝鲜使臣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后,更多感恩于朝廷。这无疑有助于中朝关系的发展。试梳理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并对辽东地方官优礼朝鲜使臣的原因、效果加以阐述,以期有助于中朝关系史的研究。
[Abstract]:Liaodong Ming Dynasty for the Korean envoys overland to pay tribute to the Ming Dynasty must pass through. Korean envoys passing through Liaodong, from time to time by the local officials in Liaodong eulogists. It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Ming Xian Suzerain-vassal relation that the local officials of Liaodong give excellent gifts to the Korean emissaries. The main motive of the emissaries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to close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DPRK and to consolidate the tributary system centered on the Ming Dynasty. Facts have proved that Korean envoys were more grateful to the imperial court after receiving the honours of the local officials in Liaodong. This undoubtedly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ino-DPRK rela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sort out the meritorious gifts made by the local officials of Liaodong to Korean envoys, and expound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meritorious courtiers of the local officials of Liaodong,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ino-Korean relations.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
【分类号】:K248;D69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振环;;《西洋记》的刊刻与明清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梁继;;明代龚用卿、吴希孟、华察、薛廷宠等出使朝鲜及游历千山考述——从千山大安寺罗汉洞刻石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黄素芳;;明代东南沿海闽粤人移民泰国的历史考察[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4 万明;;明代内官第一署变动考——以郑和下西洋为视角[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李铁匠;波斯庄问题质疑——与蒋华先生商榷[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3期

7 刁书仁;;明前期明朝向朝鲜索征的“别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刁书仁;;明代朝鲜使臣赴明的贸易活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刁书仁;李伟;;朝鲜使臣所见的明天启社会——以洪翼汉《华浦先生朝天航海录》为中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张辉;李成桂父子与朱明[J];当代韩国;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2 张文德;;明与西域的玉石贸易[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4 邱树森;;明武宗与明代回回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毕奥南;;也先干涉明朝帝位考述[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6 赵君尧;;琉球馆:尘封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记忆[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查迪玛(A.Chandima);斯里兰卡藏中国古代文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喜涛;封贡关系视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9 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研究(1368年—1619年)[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廖凯军;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敏;李氏朝鲜官制及其所受中国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连建丽;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的变化与封贡关系的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志兴;明朝遣往朝鲜使者身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暨南大学;2011年

9 康冰瑶;《异域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玉柱;浅析明末朝鲜海上朝贡路线[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远廉 ,谢肇华;明代女真与汉族的关系——明代辽东档案研究之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2 林延清;论明代辽东马市从官市到民市的转变[J];民族研究;1983年04期

3 丛佩远;明代辽东军户的反抗斗争[J];史学集刊;1985年03期

4 孙卫国;试论清朝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J];当代韩国;2003年04期

5 周远廉 ,谢肇华;明代辽东军户制初探——明代辽东档案研究之一[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2期

6 姜应贵;明代辽东边墙之新安关[J];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04期

7 姜守鹏;明代辽东经济[J];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3期

8 杨昕;;朝鲜使臣笔下的明代通州[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杨e,

本文编号:1911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11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