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朝苏州荒政之演变:丰备义仓的成立及其与赋税问题的关系
本文选题:漕弊 + 义庄 ; 参考:《清史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十九世纪前半叶是苏南地方社会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这里遭受频发的自然灾害的严重困扰,另一方面当地由于赋税制度的弊端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由官方主导的荒政制度衰落了,地方政府与民间都在寻求新的灾荒救济措施以应对这一特殊时代。因此,荒政在道光朝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商人、高层绅士大量兴建义庄,并更多地介入灾荒时期赈厂的经营,另一方面,是官方建立了新的仓储制度,即丰备义仓。出于规避超额税负的目的,一批普通绅士将土地捐入丰备义仓,这形成了义仓的经济基础。因此,丰备义仓是得到普通绅士支持并由布政使监管的新型仓储制度。丰备义仓制度的出现,是地方政府自我制度革新的努力,也体现了财政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与绅士之间的竞争与相互利用。
[Abstract]: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a special period for the local society in southern Jiangsu. On the one hand, it suffered from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local tax system caused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is case, the former government-dominated famine system declined, local governments and civil society are looking for new relief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is special era. Therefore, the famine in the Daoguang appear new changes. On the one hand, merchants and senior gentlemen built a large number of Yizhuang, and more involved in the famine relief factory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official set up a new warehousing system, that is, Fengbei Yibin. For the purpose of avoiding the excess tax burden, a group of ordinary gentlemen donated the land to the rich and prepared warehouse, which forme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the fair warehouse. Therefore, Fengbei Yibin is a new warehousing system supported by ordinary gentlemen and supervised by marshalling. The emergence of Fengbei Yichang system is an effort of local government to innovate its own system, and also reflects the competition and mutual utiliz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gentleme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crisi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F812.9;K24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J];地理研究;1995年04期
2 赵思渊;;十九世纪中叶苏州之“大小户”问题[J];史林;2012年06期
3 夏明方;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之一[J];清史研究;1998年01期
4 夏明方;中国早期工业化阶段原始积累过程的灾害虫分析──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之二[J];清史研究;1999年01期
5 赵思渊;;从“包漕”到“告漕”——道光初年“漕弊”整顿进程中苏松士绅力量的演化[J];清史研究;2011年03期
6 李伯重;;“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的危机在松江[J];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王卫平;黄鸿山;;清代慈善组织中的国家与社会——以苏州育婴堂、普济堂、广仁堂和丰备义仓为中心[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8 周健;;嘉道年晸江南的漕弊[J];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01期
9 黄鸿山,王卫平;清代社仓的兴废及其原因——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学海;2004年01期
10 吴滔;论清前期苏松地区的仓储制度[J];中国农史;199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鸿山;长元吴丰备义仓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潇;;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史五一;;明清会社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3 肖丽红;;从官诬闹漕案看清代地方官漕政理念与地方社会治理——以陆名扬闹漕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4 杜玲;;雍正时期社仓的设立:皇帝、官僚与民间[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5 李颍伯,王燕美;北京人的社会心态与首都经济[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罗畅;;道光萧条不存在吗?——来自全国粮价的证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7 王肇磊;贺新枝;;晚清时期湖北自然灾害的治理及其经验教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1期
8 刘庆艳;;论冯桂芬的社会批判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汪志国;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余厚洪;;我国古代“三农”档案遗存的文化价值研究[J];档案管理;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孔凡英;;漕运对通州经济的影响[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毕昱文;1912-1928年长芦盐区缉私武装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炳涛;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芳;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危机的特征与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10 郭明友;明代苏州园林史[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倩;浚县老城区空间格局整体性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敏捷;明清广东地震灾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郑周;清代江南水上游事活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秀红;姚碧、汪志伊的《荒政辑要》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海华;运河变迁与聊城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8 金琦;慈善事业发展与政府支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司娟;民国山东婚俗研究(1912-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丽红;;从官诬闹漕案看清代地方官漕政理念与地方社会治理——以陆名扬闹漕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2 张丕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J];地理学报;1979年03期
3 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J];地理研究;1995年04期
4 陈玉琼;高建国;;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J];大自然探索;1984年04期
5 屠旭云;清代廉吏陶廷杰[J];文史天地;2004年02期
6 张小也;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漕”[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7 吴琦;肖丽红;;漕控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以匡光文控漕事件为中心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聂宝璋;轮船的引进与中国近代化[J];近代史研究;1988年02期
9 张小也;;社会冲突中的官、民与法——以“钟九闹漕”事件为中心[J];江汉论坛;2006年04期
10 王卫平;普济的理想与实践——清代普济堂的经营实态[J];江海学刊;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玉平;道光初年漕粮海运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研;清代江南收租机构简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2 郑国;林则徐致福珠洪阿书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3 来新夏;读故宫藏林则徐书札手迹[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03期
4 杨晓东;;林则徐赈荒[J];贵州文史丛刊;1985年04期
5 来新夏;;论林则徐的治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02期
6 谢彬;林则徐督滇治矿[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7 徐光仁 ,陈进忠;林则徐对新疆建设和边防的贡献[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8 马天增;林则徐的政治品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林则徐手书自约告示[J];广西财务与会计;1990年02期
10 陈德华;林则徐在江苏述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亮;;林则徐首次署陕活动二考——兼与杨国桢、来新夏教授商榷[A];林则徐在陕西座谈会论文选[C];2005年
2 黄保万;;郑光策与清代福州经世致用之学[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井上_
本文编号:1920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2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