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盐引制度及其历史意义
本文选题:元代 + 盐运司 ; 参考:《史学月刊》2014年10期
【摘要】:大蒙古国时期不存在统一的盐引制度。从忽必烈即位开始,随着中央集权官僚国家的建立,户部集中管理、盐运司分区发卖的统一的盐引制度才逐渐形成,并于至元后期定型。盐引是元代食盐管制的核心票证,无论商贩还是官运都遵守"引盐不相离"的原则。由于有价值稳定的商品盐作为支撑,盐引又衍生出了支付功能,被元代官府和皇室广泛运用于军粮和籴、分例赏赐等。元代的盐引制度代表了北宋以来食盐"官控商销"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覆盖范围空前,而且盐利高度向中央集中。元中期以后,一方面盐运司发卖盐引演变为计口摊派,另一方面西北地区以盐引和买军粮的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明初户口食盐和引盐开中制度的先河。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Great Mongolia, there was no uniform salt quotation system.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ralized bureaucratic country and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the household department, the unified salt introduction system was gradually formed by the division of salt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and was finalized in the late Yuan Dynasty. Salt quotation is the core ticket of salt control in Yuan Dynasty. As a result of the valuable and stable commodity salt as the support, the salt induces the payment function, which is widely us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royal family in the Yuan Dynasty to buy grain and buy food, and so on. The salt introduction system in Yuan Dynasty represents a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controlled commercial marketing" of table salt sinc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not only covers an unprecedented range, but also centralizes salt-benefit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Yuan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the salt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developed into an assessment of salt sa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tivities of introducing salt and buying military grain in Northwest China developed gradually, which became the first system of salt and salt diversion in the household account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南,顾学稼;清代盐政之研究(续)[J];盐业史研究;1996年03期
2 卜永坚;;盐引·公债·资本市场:以十五、十六世纪两淮盐政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3 吕一群;;清代湖广私盐浅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陈锋;清代户部的盐政职能──清代盐业管理研究之二[J];盐业史研究;1998年02期
5 桥本 英一;“依山”与“附海”——明代后期的福建盐政[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04期
6 张郁明;罗聘三上北京及其艺术风格之嬗变[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张全盛;晋商的兴起[J];沧桑;2001年S2期
8 孙志刚;;论《金瓶梅》“盐引”的意义和作用[J];学术交流;2010年05期
9 丁钰;;清代盐法的公法问题管窥[J];盐业史研究;2009年02期
10 张世明;清代盐务法律问题研究[J];清史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文秀;;黑城出土元代有价证券例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2 李逸友;;元代中期的钞法制度(上)[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3 李逸友;;元代中期的钞法制度[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4 王振家;;解读两张清末民初时期的官盐票[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廖心一;;刘瑾“变乱旧制”考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6 任振儒;;喜峰口民国海关与经济文化[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7 李敦;;试论元代货币制度[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8 刘森;;金代纸币的二等制研究[A];辽、金、西夏、元货币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2年
9 李逸友;;元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纸币——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元钞及票券[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0 李三谋;任建煌;计萍;;清朝有关解盐的缉私活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小民;盐业专卖下的官商勾结[N];南方周末;2006年
2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寻找晋商[N];经理日报;2003年
3 赵国平;生生息息东关街[N];扬州日报;2010年
4 铸言;海内最富[N];山西日报;2004年
5 李开周;万历十五年的盐[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姚瑶;晋商:三业称雄,总执牛耳[N];经理日报;2007年
7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张正明;明清晋商与徽商的比较[N];山西日报;2004年
9 刘建生:山西大学经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史学会理事 石惠: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报记者 耿建萍;晋商:为何走得那么遥远[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江志伟;徽州税文化博物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涛;明代食盐专卖制度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财;论明成化时期的宫廷采买[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侯陆冉;鸦片战争前清朝盐税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王斌;林则徐与两淮盐务改革[D];扬州大学;2009年
4 刘叶峰;明代广盐越境行销与盐利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永朝;明代开中盐法产生及其嬗变的经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慧勤;聚硅酸铁絮凝剂的研制及造纸废水的处理[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7 乔小平;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和财政[D];河南大学;2004年
8 王小燕;清朝运城盐政盐税与地方社会[D];山西大学;2010年
9 邱继平;明代防范私盐法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季静兰;清代“川盐济楚”下四川井盐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5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2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