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号新解

发布时间:2018-05-24 18:52

  本文选题:“辽”国号 + “契丹” ; 参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有辽一代则不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为何会出现这种与常理相悖的现象,长期以来殊无的解。对于这种现象,学者通常多以揣测之辞解之,因史籍记载之阙略,率能成一家之言,而难成为学界共识。据《辽史·地理志》的有关记载,契丹曾一度以箕子正统自居,其改易国号,应与这种正统观的变易密切相关。盖辽起于朔漠,建立封建王朝后,势必要为民族起源、王权承接寻找合理之理论,以厌服人心民意。
[Abstract]:As a symbol of a country or dynasty, the country name usually has the distinctness of naming and the stability of its use. There are Liao generation is not, has repeatedly used "Liao", "Qidan" as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why there is such a phenomenon contrary to common sense, has not been solved for a long time. For this phenomenon, scholars usually use the words of speculation, because of the lack of historical records, the rate can become a word of the family, but difficult to become an academic consensu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cords of Liaoshi Geography Qidan once regarded himself as Keizi orthodoxy and its change of name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orthodox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feudal dynasty, the Guilao Dynasty was bound to be the origin of the nation. Wang Quan undertook to search for reasonable theory, in order to disgust the popular will.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长春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11)
【分类号】:K2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维东;耶律阿保机托神改制与黄龙府名称的由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3 佟家江;契丹首次改辽年代考[J];民族研究;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的军事势力[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2 张志勇;;辽代阜新地区头下军州刍议[J];北方文物;2005年04期

3 贾鸿恩;李俊义;;辽萧孝恭萧孝资墓志铭考释[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4 王玉亭;;从辽代韩知古家族墓志看韩氏家族契丹化的问题[J];北方文物;2008年01期

5 张国庆;;辽代“墓志人”之年寿状况及死亡原因考论——以墓志石刻为史料[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6 魏耕云;;辽代迁徙后所置渌州故址考[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7 葛华廷;;辽奚迭剌部及相关问题浅探[J];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8 王玉亭;;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兼论玉田韩第五代权势问题[J];北方文物;2009年03期

9 康鹏;;东丹国废罢时间新探[J];北方文物;2010年02期

10 都兴智;;《宣以回纥国国信使墓志》考释[J];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士尊;;“辽水”原为“潦水”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3 张国庆;;论辽人佛教信仰的功利性特征[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4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6 张国庆;;耶律倍[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9——辽海讲坛·第九辑(历史名人传)[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孝伟;金朝宰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5 陈永志;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史风春;辽朝天祚帝后妃世系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卢中阳;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莎;辽朝上京、中京地区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建平;论耶律德光[D];吉林大学;2011年

6 伊日贵;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与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孙玮;辽朝东京海事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宏利;辽朝中京地区海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为放;辽代北面宰相制度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10 范歆s,

本文编号:1930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30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