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后期三省决策与权力运作机制

发布时间:2018-05-26 13:27

  本文选题:北宋中后期 + 三省 ; 参考:《史林》2013年06期


【摘要】:北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以后,宋朝中枢机构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转变成为"三省——枢密院"体制,改制后的"三省"代替了之前的"中书门下",成为宋廷主管民政事务的最高政务机构。随着政治环境、人事变动、派系斗争的变化,三省的权力运作与决策机制不断调整,而机制的变化也在促动着人为政治的发展。神宗时期由于中书省掌握取旨权,在三省中权力最大;元丰八年以后开始由中书省权重转向三省同取旨;哲宗元yP三年吕公著任平章军国事后,三省权力运作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北宋末期权相当政,不断打破原有的三省权力格局,三省最终沦为宰臣专政的工具。
[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of Yuan Feng's official system in Shenzo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central organization of the Song Dynasty changed from the system of "under the Central Book to the Privy Council" to the system of "three provinces-Privy Council". The reformed "three provinces" replaced the former "middle book" and became the highest administrative organ in charge of civil affairs in the Song Dynasty. With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personnel and factional struggle, the power op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the three provinces are constantly adjusted, and the changes of the mechanism are als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politics. In the period of Shenzong, because the province of Zhongshu had the power of taking orders, it was the most powerful of the three provinces; the weight of Yuanfeng began to shift from the weight of the province of Zhongshu to that of the three provinces after eight years. The power operation of the three provinces showed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in the en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power of the three provinces came to power, and the three provinces became the tools of the dictatorship.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宋朝中枢决策与民间舆情互动关系研究》(13YJC770043)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朝中枢决策与民间舆情互动研究》(2013CLS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4;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后滨;;“正名”与“正实”——从元丰改制看宋人的三省制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田志光;;北宋前期宰相官衔再探[J];史林;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丹丹;;熙宁变法时期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刘后滨;;“正名”与“正实”——从元丰改制看宋人的三省制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徐红;;北宋初期拜相制释读[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4期

4 张学玲;北宋士大夫及士大夫政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龙异;;试论北宋政治的准宪政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戴长江;刘金柱;;“前世为僧”与唐宋佛教因果观的变迁——以苏轼为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夏令伟;;论史浩的两次拜相及其原因——史氏相权与赵氏宫廷的关系研究之一[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彤;;北宋前中期诗歌特征形成的政治原因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石坷;;宋代通进银台司归属问题探究[J];秘书;2008年09期

10 诸葛忆兵;;论范仲淹“积极防御”的守边策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春林;南宋初期的冤狱与政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孙孝伟;金朝宰相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符云辉;《诸儒鸣道集》述评[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杨世利;北宋官员政治型贬降与叙复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金传道;北宋书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夏令伟;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2 任传宁;略论宋代公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旭;毛滂年谱新编[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钮希强;元朝两都之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秦钰玲;浅论北宋台谏合流的原因及其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6 伍纯初;宋理宗亲政时期的君权与相权关系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泽娟;蔡确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张欣;刘挚与北宋中后期的党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王涛;宋代御史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董学连;王曾年谱[D];河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葛桂莲;论元丰改制在中国古代官制发展变化中的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2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兼论中古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J];历史研究;2001年02期

3 朱瑞熙;;宋朝“敕命”的书行和书读[J];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01期

4 秦邕江;;试论北宋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J];学术论坛;1983年04期

5 刘后滨;;唐宋间三省在政务运行中角色与地位的演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陈振;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J];中州学刊;1985年06期

7 姜锡东;关于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的几个问题[J];中州学刊;199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yN楠;论元丰三省政务运作分层机制的形成[D];清华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枫;关大虹;;略论晚唐时期三省职权的转移及原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杨友庭;;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及其在唐代的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3 姚澄宇;唐三省制度述论——兼论唐太宗的政治革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4 王达苗;从茶法的变化看北宋中后期危机的根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郭志安;张春生;;北宋黄河的漕粮运营[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燕永成;;《宋史·循吏传》探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刘笑岩;胡郁青;;两宋城市化进程与说唱音乐的繁荣[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陈晓莹;;历史与符号之间——试论两宋对冯道的研究[J];史学集刊;2010年02期

9 姚兆余;北宋时期“钱荒”现象的经济考察[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10 万小梅;;“贞观之治”的决策机制探微[J];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小梅;;“贞观之治”的决策机制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利平;;隋唐之际三省制的特点及尚书令的缺职[A];唐史论丛(第二辑)[C];1987年

3 陈钧;;李白谒见苏構年代考辨[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4 叶新民;;元代驿站的祗应制度[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5 施光明;;北魏中书学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丹卉;;清代盛京将军与各职权部门权力运作问题探析[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严耀中;;北魏中书学及其政治作用[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8 顾奎相;;第二讲 五起五落的北宋名相寇准[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9 任崇岳;;论元代的廉政措施[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10 林丽月;;明初的察举(1368—1398)[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玉宝;三省史话[N];中国人事报;2000年

2 宋亚平;明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3 马洪;中书门下之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宋亚平;元朝的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5 高翔;从翰林入直到南书房的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王子今;淘汰冗员:历代改革的尝试[N];学习时报;2005年

7 金铁锋;台谏两制 相辅相成[N];中国人事报;2001年

8 周天;作为文件检查系统的勾检制[N];检察日报;2003年

9 师纶;危素《西宁王忻都碑》及其他[N];民主协商报;2005年

10 叶炳昌;中国古代反腐倡廉机制[N];太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靖;唐宋中书舍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灵海;唐代刑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王相飞;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武香兰;元代医政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陈晓莹;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女性观[D];河北大学;2011年

2 汪超;论唐代的监察制度[D];贵州大学;2007年

3 袁良勇;宋代三省制度演变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4 吴冬梅;元代同名路、府、州、县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封婷;战争影响下的社会[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婉婷;富弼与北宋中后期政治[D];山西大学;2010年

7 彭世亮;前秦中央文官制度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8 张磊;元代汉地的治安体制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李莉;魏晋南北朝宫廷音乐机构考[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李方晓;刘宋诏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7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37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