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武举概略
本文选题:武举 + 明清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21期
【摘要】:清朝国家大力提倡武举,并为此创立了极为严密的入试和录取制度,提高了武举录取的公平程度。清朝政府何以如此注重武职人才的培育,这便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探讨的问题。
[Abstract]:In Qing Dynasty, martial examination was strongly advocated, and strict admission and admiss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improve the fairness of admission. Why did the Qing government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ilitary talents? this is the question that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in this article.
【作者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体育部;
【分类号】:K249;D6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广华;;明朝武举探略[J];许昌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2 马明达;清代的武举制度[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王圣洪;唐朝武举制度的创立[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许友根;;古代武举的实施与存废特点[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5 盛奇秀;唐代武举小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潘孝伟;唐代的武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7 周兴涛;;宋代武举武学研究四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李秋华;;宋代武举二题[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周兴涛;;宋代武举三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祝莹;;探源宋朝武举制度的历史发展[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斌;;从明清黔中田土税赋看贵州民族关系[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晁中辰;陈风路;;明代的武举制度[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3 康右铭;;清朝政府对蒙古的宗教政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佟辉;;《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陈艳君;;明清徽商消费的多重性质及对现实的启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喜峰;;试论清政府早期对黑龙江各民族的行政管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蔡志纯;;清代蒙古封建人身隶属制度初探[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8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9 邹小站;;略论明清间中国人对西学的迎拒[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10 谢国桢;;明清野史笔记概述[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丹薇;珍贵的四件明清诰敕文书[N];中国档案报;2004年
2 记者 张孺海 黄中朝 通讯员 陈华平 杨明;浪河有一条明清街[N];湖北日报;2006年
3 朱亚非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概说[N];联合日报;2009年
4 陆蔚;明清云南的文人[N];云南日报;2001年
5 实习记者 魏淑民;游走在多重角色下的本色学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张崇旺;明清江淮的水事纠纷[N];光明日报;2006年
7 黎笳;名片与明清交际风尚[N];北京日报;2004年
8 朱清焯;明清科举趣闻[N];中国档案报;2000年
9 乐承耀;明清浙东学者的政治思想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李 婧;明清皇家陵寝[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3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6 张天杰;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D];湖南大学;2012年
7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于少海;经济与社会:明清赣南社会经济的动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磊;明清徽州山林经济与社会[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龙;明清东莞城镇地理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黄建荣;明清江西省“道”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存;明清宫廷事务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汉霞;明清两朝的海南书院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岳孝利;明清时期家教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6 何仁美;明清以来赣北地区宗族的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李正亭;滇盐与明清云南社会经济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璇;明清两朝的禁书与思想专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亚红;明清山陕商人与西北市场化进程[D];西北大学;2001年
10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7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4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