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汾阳宫考

发布时间:2018-05-29 12:57

  本文选题:汾阳宫 + 隋炀帝 ; 参考:《山西档案》2013年01期


【摘要】:汾阳宫是隋炀帝所建行宫之一,一般认为是在大业四年四月下诏开始营造,本文认为下诏时间是在大业三年八月之后不久,而大业四年四月则是汾阳宫建成的时间。同时从文献角度进一步印证了汾阳宫环天池而建的说法是成立的。修建汾阳宫的原因,除了隋炀帝追求住宅新奇感之外,自北朝以来天池被视为神圣之地也是主要原因,同时还受到当时太原西北有"天子气"谣谶的影响。汾阳宫最终结局很有可能是在唐初被废弃。
[Abstract]:Fenyang Palace is one of the imperial palaces built by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which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built in April.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ime of imperial edict is not long after three years and August, and that April is the time when Fenyang Palace was built.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further confirm the construction of Fenyang Palace ring Tianchi is true. In addition to Sui Yangdi's pursuit of the novelty of residenc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enyang Palace was that Tianchi had been regarded as a sacred place since the Northern Dynas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prophecies of "the Emperor of Heaven" in the northwest of Taiyuan at that time. Fenyang Palace is likely to end up abandon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全波;;唐高宗幸汾阳宫献疑[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冯广宏;;禹生西羌广柔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桑扎;贡保扎西;;论唐代的和亲政策和民族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屈直敏;;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9 白茹冰;;唐代长安城牡丹的引种与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朱艳艳;慈波;;岑毓英奏折所反映的越南社会景象[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金铭;隋炀帝开运河的历史评价[J];求索;1982年03期

2 崔明德;隋炀帝雁门之围解除真相[J];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3 华世光;隋炀帝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张金龙;隋炀帝也有历史功绩[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5 张国强;隋炀帝巡游目的新探[J];南都学坛;1999年01期

6 彭炳金;唐太宗的镜子——隋炀帝[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韩隆福;隋炀帝研究的过程和价值[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玉璞;隋炀帝与南北文化交融[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9 陈志勇;对隋炀帝开运河的再评价[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尹亚红;关于隋炀帝评价中的两个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得贤;;隋炀帝西巡道路中几个地名的考实[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2 吴涛;;隋代东都洛阳[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杨光富;;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领导思想[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卢开万;;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5 万小梅;;“贞观之治”的决策机制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坤;;刘焯生平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夏咸淳;;明清时期两岸丝绸贸易[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振芳;略谈李渊在太原起兵中的主导作用[N];太原日报;2010年

2 白丁;且待看隋炀帝的“风采”[N];云南政协报;2000年

3 韩月波;隋炀帝:未圆的“亚都”梦[N];扬州日报;2006年

4 孙文泱;唐太宗PK隋炀帝[N];学习时报;2009年

5 张剑锋;盛世危言[N];学习时报;2010年

6 刘仰东;洛阳的昨天:隋炀帝、含嘉仓、洛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陈之伟 张秀莲;“五铢”钱与隋的灭亡[N];民主协商报;2005年

8 任士英;兴亡咏叹中的英雄故事[N];光明日报;2008年

9 张焯;隋炀帝与云冈石窟[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刘博文;制度立废与隋朝兴亡[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隋炀帝散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辛向勇;唐人的隋史观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岳雪莲;隋与突厥经济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湘军;隋唐园林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飞;试论贞观统治集团的民本思想[D];吉林大学;2006年

7 姜浩;隋唐造船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勇;隋唐时期吐谷浑与中原王朝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姚翔萍;武则天时期洛阳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卜祥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0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50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c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