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初汉官的疏离心态
本文选题:清初 + 汉官 ; 参考:《北方论丛》2013年03期
【摘要】:明清鼎革之后,相当部分的前明官员选择了与清廷合作,成为所谓"贰臣"。这些贰臣无论位高权重,还是沉居下僚,都不同程度地对清廷怀有疏离的心态。造成清初贰臣这种心态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清初实行高压的民族政策;二是儒家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三是清初贰臣的政治际遇。清初贰臣的这种疏离心态以南方贰臣为代表。
[Abstract]: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 large number of former Ming officials chose to cooperate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became the so-called "two ministers." These officials, whether high-ranking, or sinking staff, to varying degrees of alienation from the Qing government mentality. There we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mentalit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fir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handed national polici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second,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ird, the political fate of the two official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alienation mentality of the two officials was represented by the south.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基金】:海南省哲学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清初士人心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HNSK(GJ)12-53
【分类号】:K249.2;D69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3 金卫国;;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4 吴洪成;连晓锋;;保定莲池书院教学活动的若干问题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白一瑾;;从黍离变雅到庙堂正雅——论清初贰臣诗人的诗风演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杨银权;;论降清知识分子在缓解社会及民族矛盾方面的作用[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7 赵德坤;;“诗史互证”的文化语境溯源[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8 周奇峰;吴亚旭;路晔;;孟河马培之外科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张洪萍;;教育改革与政治制约——张百熙与京师大学堂的重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10 赵志强;和s盘澳蛹M甘覽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许丽媛;;金圣叹评宋江之新论[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抱朴;;刘熙载行迹考[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陈宝良;;论钱谦益的史学[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陈春声;;身份认定与籍贯问题——以明清之际金门及邻近海域“海盗”的研究为中心[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7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新;张岱及其诗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宏;《人谱》与蕺山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车崛;曾燠及其《江西诗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庄小珊;明清福建曲家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茜茜;李世熊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丽妃;黄宗羲《孟子师说》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昊;《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李梅;李开先诗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一瑾;;论清初贰臣和遗民交往背后的士人心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钱穆;述清初诸儒之学[J];史林;1987年01期
3 王景译;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4 刘咏梅;论清初汉军旗人督抚的历史作用[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高平;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多尔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宋立恒;科尔沁蒙古在清初的军事贡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李金明;清初中日长崎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03期
8 胡晓彤;;略论清初汉学宋学的分化[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沈一民;;启心郎与清初政治[J];史学月刊;2006年06期
10 柳岳武;;清初政权的西藏及黄教政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玉梅;;清初文献《盛京述见》考论[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袁森坡;;清初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两条交通线[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3 哈斯巴根;;清初蒙古的左右翼问题[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韩昭庆;;利用历史文献分析环境变迁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康熙雍正时期贵州环境记录信息的变化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安国楼;;北宋后期西北边区的开拓与经营[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韩狄;;所谓“兵将留守”与清初对索伦部的管理[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艳春;;李朝质子与清初中朝文化交流——以李朝质子与盛京宫廷为中心[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吉成名;;论清代海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细谷良夫;王桂良;;围绕尚氏家族的诸史料[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廖晓晴;清初著名爱国文化流人——函可和尚[N];团结报;2010年
2 王廷文;清初补纳税款的契书[N];中国商报;2001年
3 贾文超;清初的苏麻喇姑[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尤学工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明史”修纂群体与清初文化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吴伯娅;一生充满刀光剑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朱昌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再论清初程朱理学的“复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董毅然;顺治皇帝死亡谜案出新解[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官数”[N];学习时报;2005年
9 陈乻;凡事莫贵于务实[N];辽宁日报;2007年
10 鲁顺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文学》副主编;三百年趟出活命路[N];黄河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胜军;清初庙堂理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4 张佐良;清初河南社会重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吴增礼;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淑秋;元代和清代汉族政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张洪林;清代四川盐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曦;“贰臣”建言与清初治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冯海彬;八旗丁忧制度概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邵鹏;清初逃人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安功;清初文人尺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原彦平;清初关中儒学群体与南北学术交流[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晓伟;清初江南民间陋俗及乾隆朝的整饬[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刘洪杰;顺康两朝的提镇[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陈漫;清初(1644—1684)省级行政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贺飞;清初《辽东招民开垦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虹;清初四辅政时期财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6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5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