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回疆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习惯法探究
本文选题:清代 + 回疆 ; 参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18世纪中叶,清王朝统一新疆后,基于新疆地区特殊的民族、宗教情况,对维吾尔族聚居的回疆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反映在法律治理中,则表现为"二元一体"的法制格局,即在涉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根本利益的刑事领域主要采取以《大清律例》为代表的"国家法";而对与回疆地区维吾尔族宗教生活及风俗习惯具有紧密联系的民事领域一般施行以伊斯兰教法为核心的"习惯法"。这种"二元一体"的法制格局,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回疆地区维吾尔族民众的宗教感情和传统法律观念的充分尊重,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回疆地区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发展。
[Abstract]:In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Xinjiang by the Q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special ethnic and religious situation in Xinjiang, the policy of "governing by vulgarity" was adopted to the Hui area where the Uygur nationality lived concentrated,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legal administration.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legal system pattern of "duality as a whole". That is, in the criminal field involv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feudal ruling order, the "State Law", represented by the "Qing Dynasty Law", is mainly adopted, while the civil law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igious life and customs of the Uygur people in the Hui Xinjiang area. In general, the field of Shariah as the co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stomary law". On the one hand, this "dual integration" legal system pattern is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eflects full respect for the religious feelings and traditional legal concepts of the Uygur people in the Hui Xinjiang area. Thus effectively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fe in Xinjiang.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清朝对新疆地区的法律治理研究——以回疆为中心的考察”(项目编号:12YJC82012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D929;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沈玮玮;;从甘结到具结悔过:传统民事司法信任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王菠;;晚清工商立法与华商权利救济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祁学义;;东方学家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4期
6 陈利;邓建鹏;宋思妮;;法律、帝国与近代中西关系的历史学:1784年“休斯女士号”冲突的个案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任强;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法律形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苏亦工;;有我无我之际:漫说法律与道德的语境差别[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9 黄延廷;;清代刑事司法中的比附[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10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杨铭;尼玛;奇珠;;新疆安得悦出土古藏文写本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王立;;董必武对中国法制的两大贡献解析——中国5000年法律文明的成功转型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思想摇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王立;;董必武:破旧成功与立新失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5 王立;;只有人民才能提供法制建设的根本动力——由董必武法制拓荒及中颓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王平;;刑罚轻重的根据——兼论“严打”[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杜斗城;许栋;;善无畏来华途经“龙宫”考[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8 李游;;宗教对中西方古代法律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9 仇华飞;李婷婷;;美国学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多维视角[A];近代中国(第二十二辑)[C];2013年
10 赵旭东;;平常的日子与非常的控制——一次晚清乡村危机及其社会结构的再思考[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平;清代回疆的司法制度[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04期
2 白京兰;略论清政府辖制新疆的法律——《钦定回疆则例》[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东平;关于清代回疆伯克制度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4 尚衍斌;清代新疆法制史研究的力作——《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评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5 仲应学;清代昆仑贡玉轶闻记[J];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廖杨;论清代西北地区的民族立法[J];西北史地;1997年02期
7 甘桂琴;;清代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始置时间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王娟娟;;关于清政府对回疆伯克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9 王东平;清代回疆法律文化刍论[J];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10 王希隆;王力;;略论清前期对回疆的经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桂林;;乾隆与宝月楼[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2 吾斯曼江·亚库甫;;清代边疆历史学家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以沙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为例[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吴元丰;;清代理藩院满蒙文题本述要(提要)[A];纪念满文创制4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2 金刚;谁是真正的香妃[N];西部时报;2004年
3 余骏升;清平定张格尔在新疆策划的叛乱[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4 王建英;绮望楼·香妃·新华门[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张晋藩;中国古代国情背景下的司法制度(二)[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史馆文;测绘帝国图,中华第一功[N];中国档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力;清代治理回疆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v
本文编号:1986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98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