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时期的北方边政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
本文选题:秦始皇 + 汉武帝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帝国的形成,中国北部疆域的确立,始于秦王朝。秦王朝迅速瓦解后,继之而起的强大的汉王朝,通过几次大的战役又一次完成了统一北疆的历史任务。秦汉与匈奴争夺北疆的历史,以及秦汉王朝不惜以武力在北方边地落实的固疆政策,不仅是双方实力的外现、较量和调整,更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融合互补的内在要求,也是秦皇汉武“王者无外”思想观念的体现。城障亭塞边防体系的建立、置郡设县的政治区划、大量移民实边和屯田军事基地的建设,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这一时期的边防政策及其对内蒙古地区的影响,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与诠释秦汉王朝在中国统一大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a true unified empir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orthern territory of China began in the Qin Dynasty. After the rapid collapse of the Qin Dynasty, the powerful Han Dynasty succeeded to complete the historical task of unifying the Northern Xinjiang again through several great battles. The history of the Qin and Xiongnu competing for the north, and the policy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consolidate the northern frontier by force is not only the outward appearance, contest and adjustment of the strength of both sides, but als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farming economy and nomadic economy. It is also the embodiment of Qin Emperor's thought of "the king without the outs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order defense system, the political regionalization of counties and coun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emigrants and military bases,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pluralistic patter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tudy of border defense policy in this period and its influence on Inner Mongolia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great contribution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the great cause of China's reunif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南尘;;“感觉到老”的妙处[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0年09期
2 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体系的完成:从秦皇到汉武[J];文史哲;2010年06期
3 张诚;秦始皇和汉武帝时迁民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王珍;;浅析秦汉人的进取精神[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国家的镇山[J];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05年10期
6 陈子展;《楚辞·远游》篇奻解[J];文史哲;1962年06期
7 刘绪义;;“独尊儒术”的背后[J];书屋;2008年03期
8 彭世春;;秦皇汉武与中国政治架构[J];同舟共进;2000年01期
9 王德柱;“姜女坟”建筑群址的年代、性质及其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10 王恩涌;张宝秀;;汉武帝的武功与文治(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耀会;;论秦始皇长城的创建与边地开发经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2 陆勤毅;;客观评价秦始皇在统一货币中的作用[A];钱币文论特辑[C];1988年
3 陈之伟;张秀莲;张建福;;汉武帝何以铸造白金马币[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4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摘要)[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5 王骏骥;;郭沫若与秦始皇[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6 陈育宁;;论秦汉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开发[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7 李胜焕;;“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鼎芳;;西汉王朝初期在农民起义灭秦的教训下调整其统治政策[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9 冯良方;;汉武帝时期经学的成立及其影响[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闫道竣;;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解答与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相关的长城知识[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志平;谈谈长寿与长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李零;两次大一统(七)[N];东方早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章红雨;王立群:“焚书坑儒”说法有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李冀;250件封泥秦始皇亲自经手[N];市场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是;我走进歌剧《秦始皇》[N];河南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程绮瑾;秦始皇,审的就是你![N];南方周末;2007年
7 熊铁基;秦始皇的最后十年[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师欣;用帝王编织历史,很糟糕![N];南方周末;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洪波;十问王立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梁飒;秦始皇兵马俑“轻伤”无碍开放[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捷;秦汉时期财政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漆子扬;刘安与《淮南子》[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夏利N,
本文编号:2009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0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