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比较研究——以度辽将军、护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将为中心
本文选题:两汉 + 边疆管理 ; 参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摘要】:秦朝的统治范围尚未达到匈奴、乌桓、鲜卑与西羌的居住地,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了在北方、西北设立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基础。西汉时期设置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对北方的匈奴、乌桓、鲜卑和西北的西羌等边疆民族进行管理。东汉王朝沿袭并发展了西汉在北方和西北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将度辽将军、护羌校尉"置真",并设置使匈奴中郎将;三者互为犄角,拱卫北方、西北边疆,从而将中央王朝的治边理念与治边政策实施得更具体,统治势力也更加深入民族地区。
[Abstract]:The ruling scope of Qin Dynasty has not yet reached the residence of Xiongnu, Wuhuan, Xianbei and Xiqiang.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general Duliao and Wei of the school of protecting Qiang were set up to manage the borderland nationalities such as Xiongnu, Wuhuan, Xianbei and Xiqiang in the north.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western Han's border ethnic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north and northwest of the Han Dynasty. General Duliao and Ensign of the Qiang School were "set up" and set up to make the Hun Zhong Lang general; the three were horns to defend the north and the northwest frontier. Therefore, the central dynasty's idea and policy of ruling the border were carried out more concretely, and the ruling forces also went deeper into the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玄菟郡地域变迁与中朝韩历史疆域归属问题研究”(13CZS04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ZD0008)
【分类号】:K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天明;两汉北方重要建制“度辽将军”探讨[J];北方文物;1988年03期
2 李俊方;魏舶;;汉晋护乌桓校尉职官性质演变探析[J];北方文物;2009年04期
3 李大龙;东汉王朝护羌校尉考述[J];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4 李大龙;东汉度辽将军述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2期
5 何天明;两汉皇朝解决北方民族事务的统治机构——“护乌桓校尉”[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荣宁;试论护羌校尉制度性质的变化[J];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7 谢绍瀊;;两汉护羌校尉略考[J];人文杂志;2009年01期
8 边章;两汉的护羌校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李大龙;;温序为东汉第一任护羌校尉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0 李正周;;从悬泉简看西汉护羌校尉的两个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军;;浅析西汉治羌方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汤城;;浅谈《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阚绪良;吕晓玲;;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黄珂;苏仕林;;广西田林传统食品八渡笋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7 董军;何礼平;;“禅宗五山”山水环境的文化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8 栾成显;;谱牒: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又一宝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雪莲;;观海齐量 离世高游——班彪《览海赋》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王莉;;《世说新语》中的自我标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秦臻;;四川渠县新发现东汉石兽及相关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德建;;明代隐逸思想的变迁[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李玺;;略谈许慎受今文经学思想之影响[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李燕芳;《儿女英雄传》亲属称谓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香梅;汉代察举人才地域分布探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9 贝维静;滇桂民族手工造纸技术多样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兰州;护羌校尉与金城属国[J];历史教学;2002年12期
2 王宗维;汉朝对金城的开发与建设[J];兰州学刊;1988年01期
3 李大龙;东汉王朝护羌校尉考述[J];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4 荣宁;试论护羌校尉制度性质的变化[J];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5 陈新海;西汉管理青海方略试探[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6 许正文;论两汉至隋州制性质变化与中央集权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李炳泉;两汉戊己校尉建制考[J];史学月刊;2002年06期
8 薛海波;试论敦煌悬泉汉简中的羌[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白建钢;;青海木简与汉代军队[J];文博;1986年01期
10 ;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J];文物;197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绍瀊;两汉护羌校尉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宁;试论护羌校尉制度性质的变化[J];青海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2 谢绍瀊;;两汉护羌校尉略考[J];人文杂志;2009年01期
3 李正周;;从悬泉简看西汉护羌校尉的两个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刘国防;;西汉护羌校尉考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03期
5 高荣;汉代护羌校尉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03期
6 李大龙;温序为东汉第一任护羌校尉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02期
7 李大龙;;温序为东汉第一任护羌校尉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8 丁树芳;;两汉护羌校尉研究述评[J];南都学坛;2014年02期
9 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与护羌校尉[J];文史哲;1993年03期
10 马兰州;护羌校尉与金城属国[J];历史教学;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与护羌校尉[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绍瀊;两汉护羌校尉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7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1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