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清议兴起士人互相_《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4 10:56

  本文关键词:东汉社会与东汉士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2年

东汉安顺之际政局的演变与特点

彭天仪  

【摘要】:东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可惜在秦汉史研究中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东汉中后期,整个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因此本文以安帝时期位居三公之列,最终却因反对朝中内宠专权而被逼自尽的太尉杨震为中心,来考察安顺之际政局的演变与特点。 本文首先从弘农杨氏家族的发展入手,这一家族从军功贵族到士族的转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杨恽。杨恽仕途上的悲剧,也形成了弘农杨氏家族一种“消极入仕”的家族性群体心理,这也成为杨震五十始仕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儒家入仕理念的驱动和对国家、民生的社会责任感,杨震终于在母亲去世后,于晚暮之年开始了自己的仕宦生涯。 其次,笔者分析了安帝时期后党和帝党的构成与斗争。帝党与后党的斗争贯穿安帝一朝,并持续影响着安顺之际的政局,其本质是对皇权的争夺。而杨震的仕宦生涯,与帝党、后党之间势力的兴衰消长有着紧密的联系。以邓太后去世为界,可将杨震的仕宦生涯分做前后两期,前期杨震辗转迁任,赢得了清廉公正、选贤任能的美誉;而后期则是持续与内宠势力做着坚决的抗争。 最后,杨震五次上疏劝谏安帝远离内宠,不仅未被安帝接受,反而身遭嫉恨,最终被陷害免官。杨震通过自尽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升华,成为反抗强权、刚正不阿的典范人物。他以一死促进了清浊流的分化,激励着士人勇于同权贵抗争,对安顺之后的东汉政局、社会及其家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弘农杨氏一跃成为当时大族,并开始迈向门阀士族化的道路。这一家族的发展史,成为汉代家族发展史的标本示范。 总之,皇权的“未固定”性,是导致皇权不断流转于外戚、宦官之手的重要原因。皇权与士权的矛盾对立,是导致这种偏转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杨震清廉公正、刚直不阿、不畏强权的政治操守,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3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刘欣尚;汉代的领尚书事述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3 马彪;东汉士风中的“禄利”、“名节”之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4 唐俐;;儒家仕隐观及其在中国隐士文化中的核心地位[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5 方燕;;东汉外戚、宦官之间的斗争与士大夫的分化整合[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杨鸿年;;宫廷内外制度是导致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J];法学研究资料;1980年05期

7 张文华;汉安帝时期的自然灾害与荒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张鹤泉;东汉辟举问题探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鹤泉;东汉故吏问题试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米莉;帝制中国的女主与政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马力群;两汉时代弘农杨氏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赵静;东汉社会与东汉士风[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万雷;东汉中期政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谢婷;东汉安顺时期的“凉州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顾凯;东汉外戚政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广宏;;禹生西羌广柔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王荣科;中国社会传统政治心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吴怀东;支遁与晋末玄言、山水诗之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李俸珪;;礼治与王权的客观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卜宪群;;从曹操入仕看汉末孝廉察举之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何旺生;;士风与文风——读《任昉与南朝士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史应勇;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论郑玄通学的产生[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田祚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不足及改进——以中部中心城市武汉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8 孙华莹;刘道胜;;明清徽州保甲探微[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10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恩虎;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妃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王鑫义;女政治家:东汉和帝皇后邓绥[J];安徽史学;1995年02期

3 祝总斌;“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4 阎步克;论汉代禄秩之从属于职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5 秦翠华;长孙皇后对“贞观”政风的影响[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6 马彪;东汉士风中的“禄利”、“名节”之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7 唐赞功;一代功臣侯的荣辱兴衰──对“高祖功臣侯者”的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8 张剑光,邹国慰;略论两汉疫情的特点和救灾措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胡兴东;辽代后妃与辽代政治[J];北方文物;2003年02期

10 万静;论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确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佳;汉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庄小芳;东汉临朝太后初探[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东汉社会与东汉士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4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