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冒名报档子”原因探析
本文选题:顾太清 + “冒名报档子”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4期
【摘要】:顾太清是清代文坛上一朵耀眼的奇葩,满族文界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文学艺术全才。太清本是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大学士鄂尔泰侄曾孙女,乾隆曾孙贝勒奕绘侧室。但却以"顾春"、"顾太清"之名、字行世,清宗人府档案也称她是"顾文星之女"。近现代学界曾围绕着太清"冒名报档子"原因展开讨论,其相关结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太清祖父鄂昌因胡中藻逆诗案获罪赐帛,"罪状"传谕八旗,"罪人之后"的身份与荣王府声誉有违;二是西林觉罗氏的望族血统与王公贵族的纳妾制度不符。二者都因缺乏史证而难以采信。查诸史籍,太清"冒名报档子"的根本原因是她与奕绘的姑侄名分触犯了"尊卑为婚"的《大清律例》。
[Abstract]:Gu Taiqing is a dazzling flower in the literary world of Qing Dynasty, the outstanding scholar of Manchu literature, and a rare literary and artistic tal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Taiqing is a blue flag man in Manchuria, Xilin Jue Luo, the great-granddaughter of Ortai, great-granddaughter of Qianlong, and Baylor's side room of Qianlong's great-grandson. But in the name of Gu Chun and Gu Taiqing, she is also called the daughter of Gu Wenxing. In modern and modern times, there has bee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asons for Taiqing's "false newspaper stalls." There are two main related conclusions: first, Taiqing grandfather E Chang was given silk for Hu Zhongzao's poems, "crime" was handed down to the eight banners, "after sinners" identity and the reputation of Rong Wang Fu disobeyed; Second, the royal lineage of the Xilin Jue Luo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ubinage system of the royal aristocrats. Both are difficult to rely on because of a lack of historical evidenc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aiqing's "false newspaper Shop" is that she and Yi Yi's nephew violated the Qing Law of "the inferiority and the Marriage".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汉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2224)
【分类号】:I206.2;K24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定宜庄;满族早期的一夫多妻制及其在清代的遗存[J];清史研究;1998年04期
2 张璋;八旗有才女 西林一枝花──记清代满族女文学家顾太清[J];文学遗产;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明清徽州女子婚龄浅探——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2 魏远征;;生机妙在本无奇——顾太清词日常性审美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3 曹萌;《红楼梦》文化批评的反传统特征与清朝的“首崇满洲”[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4 靳晓冰;;顾春与李清照词作对比赏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5 周执前;;国家法律制度变迁与清代前中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J];边缘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6 李莉;;涵化:清入关后的满汉文化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孙浩宇;;谈纳兰性德诗词的“关东题材”及其民族文化心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8 张渝;;清代乾嘉道年间重庆牙行的管理与运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聂欣晗;王晓华;;女性词的时代转型——以豪宕悲慨的沈善宝词为考察中心[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10 张传刚;;鹧鸪笛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鸣;张强;;清末女装色彩文化与当代流行价值[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关凯;;让民族成为政治工具:反思清帝国的跨文明统治[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3 关凯;;地域、历史与文化认同:满族经验[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4 王鸣;;新格、清新与唯美——解析清朝晚期女装色彩装饰[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于家富;清乾隆朝强化“国语”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崔t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2 刘义哲;清代“慎刑”制度表现与思想传承[D];烟台大学;2010年
3 张栋;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田田;论清代乾隆朝刑部驳案[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红敏;中国传统家训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相森;民初大理院法令解释制度研究(1912-1927)[D];南京大学;2011年
7 高鹏华;关于信访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刘雄涛;清代“教唆词讼”律文及其在司法中的适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朱吉吉;清代满族女诗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高婷;惩戒权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德慈;丁香花公案辨正[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董淑瑞;顾太清及其词作的审美特色[J];满族研究;1990年02期
3 魏鉴勋;论顾太清诗词的思想内容[J];满族研究;1985年02期
4 柯愈春;读顾太清手稿——兼及顾太清与龚自珍的情恋[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5期
5 公望;奕绘诗词略论[J];满族研究;1992年04期
6 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清代女诗人顾太清及其蜜蜂诗词[J];养蜂科技;1997年04期
7 王瑜,马卫中;何期闺阁辈 杰出欲空前——清代满族女作家顾太清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8 刘佳宁;;顾太清《太常引》中的“五辛”考辨[J];四川戏剧;2006年03期
9 戴蕾;;万叶千声总是恨——读顾太清《山鬼谣·山楼听雨有感》[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6期
10 陈水云;顾太清研究的百年回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金适;清代女词人顾太清与《天游阁集》[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李杰虎;顾春——清代一位文采卓著的满族女词人[N];粮油市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丹;明清女剧作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静;顾太清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2 安明宏;顾太清及其唱和诗词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3 宫东红;情若柔丝 意似淡菊——论清代女词人顾太清诗词创作艺术成就与审美风貌[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佩;闻诗闻礼宛从容[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李哲姝;论顾太清诗歌[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冰馨;清代女作家顾太清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丽娥;顾太清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雪梅;顾太清诗词及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马靖妮;《红楼梦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佳宁;太清词的满汉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3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5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