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档案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考略

发布时间:2018-06-28 17:15

  本文选题: +  ; 参考:《档案学通讯》2014年01期


【摘要】:清代从初步建立政权开始就非常重视档案的管理,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档案的场所。清政府入关后在中央开始设立档房,以笔帖式作为档案管理的人员,在地方的衙署同样设立各种档房,以书吏、掌案或者白役作为档案的管理人员。
[Abstract]:The Qing Dynast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since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political power, and set up special places for managing archives. The Qing government began to set up file room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fter entering the customs, taking the style of writing as the personnel of file management, and setting up all kinds of file room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offices, with clerks and clerks in charge of the case or white service as the file management personnel.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8 曾光光;;戴名世与桐城派关系辨析[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黄权;;论苏元春的爱国主义精神[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爱国;;黄易对金石学的贡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运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9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陈绛;;《落花》诗所见陈宝琛的晚年心迹[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9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清顺;清代新疆官员的养廉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陈桦;清代滇黔地区社会经济及特点[J];清史研究;1994年03期

3 刘志;;清政府管辖西藏地方的立法制度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4 覃珠坚;;介评清朝政府禁烟法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肖宗志;;控制与失控:清代幕友与国家的关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孙清玲;;清政府对台湾劳动力资源的配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孙清玲;;试述清前期台湾番界的设防措施[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1期

8 张启安;;清代黔籍“虎将”朱射斗[J];贵阳文史;2008年04期

9 辛黎;无耻狡辩 欲盖弥彰——斥新沙皇为老沙皇劫走中国伊犁居民的罪行彲护[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76年01期

10 杨余练;康雍时期矿业政策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心希;;嘉庆、道光年间越南铜钱流入的原因与清政府的查禁政策[A];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郭蕴静;;试论清代并非闭关锁国[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3 乌力吉陶格套;;清朝对蒙古的立法概述[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4 吴建雍;;清代北京的粮食供应[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5 韦忠仕;;清政府对水族地区的治理述评[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6 苏德;;关于清末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7 苏德毕力格;;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筹划设省[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8 吴伯娅;;碰撞与裂变——清代前期中西关系刍议[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任月海;;多伦汇宗寺在清代边疆史上的意义[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10 杨桂萍;游斌;;历史经验的借鉴:清代的民族宗教政策——访清史专家王锺翰先生[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宝英;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奉行“一口通商”政策始末[N];中国档案报;2006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倪玉平;谈清代的“荒政”[N];北京日报;2008年

3 刘铁军;盐商与扬州[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刘丹;清政府实行“宝星”奖赏制[N];团结报;2000年

5 王树连;不断萎缩的清代疆域[N];中国测绘报;2006年

6 郭玉兰;权力寻租:官府与晋商[N];学习时报;2006年

7 吴建雍;从广东十三行看清政府对贸易的垄断(上)[N];学习时报;2007年

8 牛锐;长安街上留存的维吾尔族印迹[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尹钧科 富丽;清代北京的人口规模是怎样调控的[N];北京日报;2006年

10 魏影;京旗回屯对黑龙江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廖声丰;清代常关与区域经济[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晓堂;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夏卫东;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刘冉冉;1651-1849年清朝政府对澳门的管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德舜;清乾隆攻打川西北大小金川战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彭晶;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对中朝贡道及朝贡使节的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敏;清政府对蒙古地区宗教传播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王丽英;清前期外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孙倩;清代东北站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金沐;清代流言及其社会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云;清代乌鲁木齐都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乌云;从《理藩院则例·喇嘛事例》探析清政府对蒙古实行的喇嘛教政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海燕;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D];南昌大学;2006年

10 丁立军;清代新疆政治中心的转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8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78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