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02:35
本文选题:《周礼》 + 王室 ; 参考:《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周礼》所记官制体系作为研究基础,提炼出为王室起居生活提供专门服务的职官团体,以宿卫、饮食、医疗、服饰、侍御等作为此类职官服务层面的划分依据。首先对《周礼》所记王室不同层面的起居职官进行系统研究,再对王寝、门制、燕居饮食、服饰、医疗、教育等相关的起居制度进行专题讨论,以此构成本文的研究课题即《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当然,凡涉及到周代重要的并与王室起居密切相关的职官,我们均另立专题,将其置于周代历史环境中进行相应考察,以找出《周礼》对于此类职官记载的特征,并从王室起居类职官与制度方面对《周礼》的史料价值进行相应判断。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章,对《周礼》所记宫禁与宿卫类职官及相关制度作出整理和分析。考虑到宫禁与宿卫类职官职能的行使将受到王室门寝之制的限制,故文章首先对《周礼》所载天子的门制、王室寝制进行了详细地考察与补充,以此作为对于宫禁与宿卫类职官讨论的基础。宫禁类职官对于王宫禁令的总控,实际上是从诸职职能范围与王宫布局的特点出发的,小宰属于王宫政令的总控者,掌宫禁是其职能之一,士师所掌的“宫禁”实际涵盖了王宫外门、中门以内至路门以里的各种禁令。与士师相配合的当为宫正和内宰,分管皋门以内、路寝及路寝以内的禁令的发布与监控。而宿卫类职官的布列标准则依托于天子诸门的设置,分为诸门之宿、王内之宿和通职宿卫三个基本类别,诸职成网状交织之势,保证王室日常生活的安全。另外,本文以掌宫禁与掌宿卫这两项职能为切入点,对于周代宰官的宫禁职能、师职的宿卫职能、保氏的宿卫职能、虎贲氏天子近卫之臣的身份以及阍人的守门职能等进行相应的考察与分析。 第二章,以《周礼》所记王室日常饮食的分类与食饮专职的服务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区别以往饮食制度研究重视礼制饮食的特点。本文根据《周礼》饮食职官职能下的点滴记载,结合众多学者的注疏研究,总结出王室日常饮食生活的基本情况,提炼出服务于天子日常饮食生活的专职。首先,《周礼》记载王室日常饮食主要以天子为核心,从文献记载及众家注疏的讨论来看,天子日常饮食主要由“朝食”和“燕食”两类饮食活动组成,而燕食与燕饮亦合称为“燕饮食”,另有稍事和非食时之饮作为天子日常饮食的重要补充。其次,以膳夫为核心的食官群体在为王室各类饮食生活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专门承担了天子日常饮食的专职服务。例如内饔、舍人、司尊彝等职负责陈器,庖人、内饔、亨人、兽人、漝人、酒正、橬人等职主要负责天子日常饮食中牲、羞、酱、珍、酒、饮等物类的选择与辨别。在进入天子日常饮食的主要程序之后,馈御、侑食、授祭、尝食、彻食等环节的逐级展开均由膳夫亲自参与完成。再次,对周代以膳夫为核心的食官群体进行考察时,本文关注膳夫食官的职能性质,膳夫所掌天子饮食基本环节的考察,并对散记于不同文献下的庖人、酒正、内饔、司尊彝、兽人等职的职能进行相应考察。 第三章,重点关注《周礼》所记医官群体的研究。首先,考述《周礼》医官群体的联职情况,诸医之间的配合既保证了天子及贵族日常饮食的安全和健康,又保证疾患的防御与及时救治,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其次,本章从宫室居寝的清洁,天子及贵族自身清洁,日常饮食的卫生防御,巫术驱疾防疫,以及司r、庶氏、酒正等职对于四时之疠疾、蛊毒、疾病等方面预防与救治,对《周礼》官制进行重新筛选,提炼出《周礼》职官设置中所隐含的疾病防御体系。再次,分别对巫之医事、医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在对先秦时期巫之医事的主观救治与科学救治行为分类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周礼》所记巫职的职能性质形成一定认知,实际上《周礼》关于巫职的记载基本上忠于巫职本身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是对于巫职衰落及其职能转变的整体总结。同时,本文还重点对西周及其以前和春秋战国时期医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实际上,在殷商甲骨及相关文献中并无“医”的记载,而当时大量医疗行为的承载者又是巫职,再考虑到西周铭文及文献资料中较少“医”职记载的特点,故西周时期可能是巫、医开始分流或者说医职开始独立的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医职便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拥有独立的职官系统,而且医职的基本职能及其行医经验也得到了广泛地认可。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对《周礼》医官所反映的时代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周礼》所记巫医关系以及医官职能和理论是对春秋以来巫医分流后“医”之发展及行医经验的全面总结。 第四章,重点关注《周礼》所记女官及女官教育的研究。首先,对《周礼》所记女官及其职能特点进行讨论。依据女官服务对象的不同,女官可以分成两个类别:天子女官与王后女官,前者专指天子的御妾而言,后者指由王后所领的天子的内官体系。以天子内宫为限,女官职能范围被禁锢在六宫之内,绝不参与政事,并且在王后女官内部存在明显的等级划分。同时,本文对女官的相关联职如内官、内人、妇官等群体的具体所指及其与《周礼》所记女官的异同进行考察。其次,以内宰与女官的教育职能为出发点,对《周礼》女官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女官教育的施教者主要由内宰和九嫔承担,前者负责阴礼之教与妇职之教两项内容,后者则专门承担起了对于女官妇德、妇容、妇言、妇功等方面的细节教育。实际上,《周礼》所构建的女官教育体系从礼与职两个方面将女官教育落实到了实处,形成女官之贵者重视礼教、女官之贱者重视职教的教育特点。再次,本文对先秦时期女子贵族教育进行专题研究,对母、姆、傅姆、傅母与女师的身份进行讨论,并从学前之教、闺门之教、嫁前之教的三个不同阶段来论述先秦贵族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周礼》女官之教与文献所记女师之教的关系进行总结:从受教者的身份和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来看,女官教育实际上是建立在女师之教的基础上的。 第五章,《周礼》所载天子近侍服务类职官实际上是天子日常政务与燕居劳亵之事的主要负责者,本文重点分析这些职官在天子日常政务不同层级方面的服务职能,以及天子燕居琐事的专职服务。其中,大仆及其从属小臣等职主要对天子燕朝、路寝、燕居所涉及到的政务提供专职服务,而宫人则是天子日常燕居劳亵之事的主要负责者。最后,结合铭文材料与先秦史料对“仆”职的身份与职能、小臣的近侍身份进行考察。 第六章,在《周礼》所构建的服饰类职官体系中,主要针对的是天子与王后礼服的供应服务,而天子日常服饰则多隐藏于学者们根据《周礼》经文及礼书记载的注疏讨论之中,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周礼》所记王室日常服制进行讨论,并提炼出相应的专职服务。王室日常服制主要包括王、后各自首服、衣服及足服的不同类型及搭配关系,通过对于上述问题的细致分析与讨论,总结出王、后日常搭配的几种情况:王后服次、展衣视天子玄冕,用以群小祀;王后服次、展衣视天子皮弁,用以礼见宾客、参与宴飨等;王后服次、,
本文编号:2080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8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