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的应急机制:清代的漕粮截拨
本文选题:清代 + 漕粮截拨 ; 参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01期
【摘要】:作为"天庾正供",清代漕粮例不它用。然而自康、雍之后,清代政府越来越多地将漕粮截拨,或截留地方,或调拨他处,由此漕粮除了运至京、通各仓供朝廷消费之外,日益用于他途,用于社会,或充实地方仓储,或用于地方兵饷,或用于赈灾平粜,漕粮截拨成为了朝廷一种有效的应急机制。清代政府有效地利用了漕粮的实物特性和优势,在漕运这项经济活动中,一定程度地达成其制衡社会的政治目的,以缓和、调解漕运这一国家事务给社会带来的沉重压力。
[Abstract]:As a "day-Yu is the supply", the Qing Dynasty Caocao grain example is not used. However, since Kang and Yong,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has more and more intercepted the grain, or stopped it, or allocated it elsewhere. As a result, the grain was transported to Beijing and opened to the imperial court for consumption, and was increasingly used in other ways, in society, or in enriching local storage. Either for local soldiers pay, or for disaster relief, grain interception became an effective emergency mechanism of the cour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made effective use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Cao grain. In the economic activity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political purpose of balancing the society was achiev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order to ease up and mediate the heavy pressure brought to the society by the national affairs of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329;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丽红;;从官诬闹漕案看清代地方官漕政理念与地方社会治理——以陆名扬闹漕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2 李颍伯,王燕美;北京人的社会心态与首都经济[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刘庆艳;;论冯桂芬的社会批判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4 余厚洪;;我国古代“三农”档案遗存的文化价值研究[J];档案管理;2011年05期
5 林珍珠,林纪焘;清代东北沿岸在地缘政治概念中的演变[J];东南学术;2002年01期
6 李德楠;;国家运道与地方城镇:明代l呛拥目浼捌溆跋靃J];东岳论丛;2009年12期
7 向福贞;;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学术研究综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8 戴鞍钢;;清代漕运盛衰与漕船水手纤夫[J];安徽史学;2012年06期
9 杨立红;朱正业;;在挑战与机遇中发展的木帆船业——以近代淮河流域为中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培华;元明清江南学者开发西北水利的思想与实践[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孔凡英;;漕运对通州经济的影响[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毕昱文;1912-1928年长芦盐区缉私武装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莫fx;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巨澜;失范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超艺;明以来海河南系水环境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尚春霞;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644年——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廖声丰;清代常关与区域经济[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海华;运河变迁与聊城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3 司娟;民国山东婚俗研究(1912-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德春;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鑓;论清嘉庆帝以德为先用人思想[D];辽宁大学;2011年
6 罗凤英;蒲松龄农民诗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郑民德;明清运河水次仓研究[D];聊城大学;2010年
8 周兰兰;两江总督时期的曾国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彩红;康雍乾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灾害与农民的经济生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升荣;乾隆时期黄泛平原农业生产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进华;清王凇吨裎胗木油肌穂J];东南文化;2000年03期
2 刘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下的通使往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3 王超;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杨琰;清季新疆屯田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童永生;清代创新派绘画主题的感伤性与形式的抽象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徐志平;“浙西词派”中的平湖“二沈”——清代嘉兴词人介绍[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宝玉柱;清代蒙古社会转型研究——社会政治转型的客观原因:女真崛起[J];满族研究;2003年01期
8 刘敏;清代赫哲族在捍卫建设东北边疆中的贡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9 聂红萍;清代前期新疆州县以下基层制度的演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世明;清代宗藩关系的历史法学多维透视分析[J];清史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扬成;;建立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应急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岑建庆;;乡镇卫生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A];浙江省第十二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吴会军;;论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李志强;魏智敏;卢双宝;;关于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对策思考[A];2006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6年
5 文守勇;;浅谈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建[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6 赵要军;陈安;戎晓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伟;于广遐;;化危为机 创建和谐——论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洪瑞;;推进国防动员应急机制与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衔接[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9 杨志花;;我国食品安全危机应急机制研究[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韩林;甘业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探讨[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瑞龙;龙岩市 从五方面完善救灾应急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9年
2 郑雨茹 骆思勇 陈玮;厦门检企协作启动应急机制[N];国际商报;2003年
3 滑翔;建立全社会联动应急机制[N];深圳特区报;2005年
4 记者 王瀛波;提高认识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机制建设[N];浙江日报;2005年
5 陈岩;省清欠办要求建立应急机制[N];湖北日报;2007年
6 张绪风 孟灯旺;应急机制起了大作用[N];中国保险报;2003年
7 张年松 曾志鸿 特约记者 王绍云;建立民兵联动应急机制[N];中国国防报;2010年
8 温跃 唐宪;提升金融应急机制势在必行[N];金融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高一村 杨炳珑;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8年
10 ;中国普天鼎力协助中央电视台建设新闻应急机制[N];人民邮电;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陈钊;森林资源灾害应急机制及应急智能决策系统构架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晓U,
本文编号:2094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09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