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纸张发明与书写进程考论
本文选题:汉魏六朝 + 纸张 ; 参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摘要】:纸张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明与书写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纸张发明并初步使用于书写领域;魏晋时期,纸张与简帛并用,并逐渐取代简帛,完成纸简替代;南北朝时期,纸张书写普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文本传播的兴盛与纸张书写逐渐普及的历史进程关系密切。
[Abstract]:The invention and writing process of paper in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paper was invented and initially used in the writing field;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paper was combined with simple silk and gradually replaced by simple silk to complete the replacement of paper slips.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aper writing became popular. The prosperity of poetry text dissemination i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paper writing.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汉魏六朝诗歌传播与文学嬗变”(项目编号:10YJA751087)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诗歌传播研究”(项目编号:06YB116)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234;K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晓岑;;早期古纸的初步考察与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晓岑;;甘肃汉代悬泉置遗址出土古纸的考察和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晓岑;;早期古纸的初步考察与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晓岑;;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手工造纸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3 初仕宾;任步云;;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年01期
4 徐苹芳;;居延考古发掘的新收获[J];文物;1978年01期
5 罗西章;;陕西扶风中颜村发现西汉窖藏铜器和古纸[J];文物;1979年09期
6 田建;何双全;;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J];文物;1989年02期
7 李晓岑,朱霞;关于亚洲传统造纸的发源地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8 朱霞;广西壮族手工造纸及用纸习俗的调研[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李晓岑;;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族手工造纸调查[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文;;从《隋志》到《宋志》看汉魏六朝别集的散佚[J];史学月刊;2011年02期
2 徐振宗;《诗经·羔羊》是一首表现西周时期商业活动的诗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3 刘玲娣;;汉魏六朝老学发展的特点及其解释学意义[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济肖;;东晋十六国佛教对南朝诗文的影响[J];丝绸之路;2010年02期
5 鸣凤;;隐藏在诗歌里的战争[J];炎黄纵横;2009年08期
6 孙丽莉,燕良轼;汉魏六朝的智能心理思想——从“学知说”到“众智说”[J];学术交流;2001年04期
7 张海楠;“河西”含义在汉魏六朝的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施春煜;;明清江南农业社会的经济生活概览——以村镇小志中的风俗诗词为视野[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9 林立兵;;于谦思想简论[J];文教资料;2007年10期
10 张昌竹;;溆浦,成就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祖耕;钱永贤;;李诩生平、著述补正[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2 郁贤皓;;李白后嗣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3 李清渊;;李白“隐于岷山之阳”别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4 朱鸿林;;郑经的诗集和诗歌[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5 王倩;;朱熹在“《诗》教”思想上对欧阳修的借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宋娟;;建国六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宗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樊英民;;《李白资料汇编》的几处错误[A];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C];1995年
8 田原;;《王仙姑》、《南笼反兵歌》浅析[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9 周兆望;;魏晋南北朝妇女对学术文化的贡献[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吴成国;汉魏六朝官吏治巫论析[N];光明日报;2007年
2 张国刚;关于唐朝的老人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周巧红;安阳古代八大景探寻(上)[N];安阳日报;2006年
4 历史所 李斌城;探索唐代文化丰富内涵的创新尝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记者 黄如飞;美妙,我们看你来了……[N];福建日报;2006年
6 魏泽民;杜甫在陇右的诗歌创作[N];民主协商报;2005年
7 李秋明;唐代时期天水经济文化的状况[N];天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陆岩军;张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玲娣;汉魏六朝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宋战利;曹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燕;汉魏六朝颍川庾氏家族与文学[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燕;论曼素恩对中国十八世纪社会性别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颖畅;西汉郊庙乐府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成琳;唐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涛;卢纶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张海;贯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红彬;《诗经·豳风》考释[D];西北大学;2003年
8 张银娜;田雯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胡艳娜;《三国志》裴注引别传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杨静;从康雍乾灾害诗歌的表现看三朝灾害观念的嬗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10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