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8-07-10 07:34

  本文选题:海洋 + 郑和 ; 参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本文梳理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哥伦布航海的历史背景与影响。郑和下西洋足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和开展国际贸易的伟大航海探险,郑和下西洋也证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奉行和平友邦的原则。
[Abstract]: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Zheng he's voyage to the West and, on this basis, contrast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 of Columbus' navigation. Zheng he's expedition to the Western world to develop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to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trade also proved that China has adh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since ancient times.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9&ZD071)
【分类号】:K24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志明;;中国古代“行船更数”考[J];古代文明;2009年02期

2 胡一民;15世纪中国科技对郑和航海的影响[J];航海;2004年06期

3 梁志明;李一平;;中国东南亚史学研究的进展与评估[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4 黄修明;中国古代赐姓赐名制度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刘钊;;放宽历史的视野——重读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J];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03期

6 蒋显福;;踪迹建文与兴建武当[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孙宏年;;中国边疆与周边地区关系史研究60年[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焕嘉;郑和碑林的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廖凯军;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笑梅;哥伦布首航美洲大陆的若干问题——纪念哥伦布首航美洲500周年[J];史学月刊;1992年06期

2 顾学稼;《哥伦布航海日记》的来龙去脉[J];文史杂志;1992年06期

3 陶松云,郑家红;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比较研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姚国华;;郑和与哥伦布:两个偶然角色 两种必然命运[J];国学;2009年05期

5 郭振铎;译自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二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J];史学月刊;1956年05期

6 ;东晋和尚比哥伦布早千年发现美洲?[J];科学大观园;2009年01期

7 马经;郑和、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与世界和平诸问题[J];回族研究;2003年01期

8 孔庆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行美洲的比较[J];历史教学;1991年07期

9 麦里筱;王日升;;中国早期的地球观对明朝远洋航行的影响[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06期

10 ;谁先到达美洲?[J];物理教师;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明;郑元福;;对郑和与郑成功经略海洋的探讨[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席龙飞;;世界航海先驱郑和与其后诸航海家的比较[A];武汉航海学会论文集(1994)[C];1994年

3 陈延杭;;再谈郑和宝船的船型和尺寸大小[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中坚;;拉开海洋探索时代的壮阔序幕——郑和下西洋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与西方航海活动之比较[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辛元欧;;郑和与哥伦布现象的对照研究[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林荃;;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条件与科技保障[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7 张箭;;应当怎样评价地理大发现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哥伦布、麦哲伦等为例[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庄从勇;;试论郑和船队对海洋的控制运用[A];“郑和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黄挺;;明代后期闽粤之交的海洋社会:分类、地缘关系与组织原理[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徐晓望;;明代福建商人的海洋开拓[A];“改革开放与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宝军 范春歌;中国人的和平海洋之旅[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徐敢;跨越海洋[N];金华日报;2005年

3 记者 石玉平;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大[N];中国船舶报;2005年

4 记者  毛庆 通讯员  朱霞欢;郑和宝船今年9月开始复制[N];南京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猛;哥伦布VS郑和究竟谁更伟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万明;明钞本《瀛涯胜览》与郑和宝船尺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成蓓邋唐明伟;郑和靠什么推行和平外交[N];解放军报;2008年

8 杨子才;郑和的远航[N];贵州日报;2005年

9 姜燕妮 贾赵勇;蓬莱与韩国签署海洋文化遗产研究协议[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国群;郑和… 哥伦布… 谁发现新大陆[N];中国民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伟;16世纪江南造船技术理论化及其历史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2 万彩红;论先秦时代的生物保护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12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2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