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与曹魏的忠信恩仇
本文选题:司马懿 + 曹魏政权 ; 参考:《领导科学》2013年16期
【摘要】:正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曹魏时期著名的功臣与权臣。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其为晋宣帝。司马懿历仕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齐王曹芳四朝,既是匡扶曹魏朝廷的柱石之臣,也是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的奠基者。在史书和文学形象中,司马懿往往都是一副奸诈阴狠的嘴脸,而他曾经对于曹魏的忠贞以及曹魏对他的猜忌却无形中被淡
[Abstract]:Sima Yi (179 - 251), Zai Zhong Da, the statesman of Wei Guojie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 militarist, is a famous official and a minister of the Cao Wei period. After his grandson Sima Yan was called emperor Jin Xuan, Sima Yi Li Wei Wei Wei Emperor Wu Emperor Cao Cao, Wei Wendi Cao Pi, Wei Ming emperor Cao, Qi Wang four dynasties, is not only the pillar of the imperial court, but also the ruler of the imperial court. In the history books and literary images, Sima Yi is often a deceitful and cruel face, but his loyalty to the Wei Wei and his suspicions of the Wei Wei are invisible.
【作者单位】: 领导科学杂志社;
【分类号】:K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琪;司马懿的政治病[J];领导文萃;1998年11期
2 李志民 ,柳春藩;关于司马懿曹爽之争的评价问题[J];史学集刊;1982年04期
3 付开镜;;司马懿的恩仇观及其复仇行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黄晓阳;;诸葛亮、司马懿隐仕人生意义辨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程力军;司马懿在三国统一中的作用[J];东南学术;1996年03期
6 郑欣 ,杨希珍;论司马懿[J];史学月刊;1981年06期
7 张建伟;;曹爽、司马懿之争考辨——兼与孟祥才先生商榷[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12期
8 刘月梅;“善用兵”的司马懿[J];文史杂志;1997年04期
9 杨晓东;;司马懿崛起之路试析[J];理论月刊;2009年02期
10 王宇清;;司马懿为何不进“空城”[J];世纪行;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暍尾史郎;;曹魏政权与山越[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刘静夫;;习凿齿评传[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邹云涛;;试论三国时期南北均势的形成及其破坏[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4 津田资久;;曹魏符瑞与司马懿的政治地位[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陶新华;;孙吴政权中荆州士人稀少的原因试探[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欣;;评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7 景蜀慧;;西晋名教之治与放达之风[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8 邓中堂;崔振海;;从邺都的营建看曹操的革新意识[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郝虹;;王肃经学的历史命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10 牛润珍;;魏晋北朝邺城初探[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晓毅;司马懿的“隐士”情结[N];光明日报;2002年
2 危兆盖;“历史”的和“艺术”的曹操[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木子;曹操的理财治国思想[N];财会信报;2008年
4 顾农 扬州大学文学院;曹操的遗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杨天敬;说不尽的曹操[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马执斌;曹操的教育思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任国征;曹操诸子名单的学科启示[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谢祥涛;读曹操的《求言令》[N];中国审计报;2004年
9 刘心长;曹操墓究竟在哪里[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记者 武长鹏;亳州举行曹操学术研讨会[N];安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琼英;魏晋南朝寒人仕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祝捷;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西晋前期统治的若干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紫琪;魏晋禅代与少帝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召;略论陈寿《三国志》对曹魏及司马氏的忯护[D];郑州大学;2007年
4 张婷;曹操魅力型权威的形成及其合法性基础[D];燕山大学;2010年
5 张弓;《三国志》曹操史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燕敏;曹操形象的演变及其伦理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丽娟;王肃年谱[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建明;曹魏两大政治集团论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黄园园;黄巾余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永刚;汉晋之际的颍川奇士[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2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