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官恤典中的祠祀
本文选题:明代 + 文官 ; 参考:《学术探索》2015年01期
【摘要】:明代文官恤典祠祀是根据已故文官的功业、品德等因素,由国家主导的建祠奉祀活动。国家以此方式褒奖已故官员,激励在任官员,也希望通过壮丽的祠宇和定期的祭祀活动向更多的民众传达国家赏功酬劳之意,宣扬忠义价值。虽然民间对于这类祠祀有不同于官方的诉求,一些祠宇在缺乏官方力量支持后迅速走向衰落甚至荒废,但是官民并未停止申请恤典祠祀,祠祀所构建的荣誉体系、教化功能仍得到民间的认同。
[Abstract]:In the Ming Dynasty, the worship of the civil servants'compendium was a state-led worship activity based on the functions and moral character of the dead civil servants. In this way, the state praised the deceased officials, encouraged the incumbent officials, and also hoped that through magnificent shrines and regular sacrificial activities, the state would convey to more people the idea of national rewards and rewards, and promote the value of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Although the people have different demands for this kind of shrine, some of them quickly decline or even become desolate after the lack of official support, but the officials and the people have not stopped applying for the sacred shrine, and the honor system constructed by the temple worship has not stopped. The function of enlightenment is still recognized by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34)
【分类号】: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黄建圣;马宁;;论朱元璋对传统农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7 周志斌;;明清时期江苏农业中的雇佣劳动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8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9 陈联;明清时期的芜湖榷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大伟;;北京皇家园林文化景观创作中的美学基因移植[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高大伟;;北京皇家园林文化景观创作中的美学基因移植[A];史苑撷萃:纪念北京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文集[C];2011年
3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4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青唐;;《水浒》“杀嫂”故事的溯源与演绎[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玉多;;清代黑龙江省宗教与祠祀的特色[J];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7年01期
2 孙轶e,
本文编号:2113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