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科甲鼎盛探因
[Abstract]: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family of the Li family in Zhaoyang had its heyday, and the family had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that ensured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The fine marriage network created the cradle of talent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family tradition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laid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great size of the family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populace were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行政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课题(CXZZ12-0886) 江苏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XT124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D6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邦勇;;明清时期闽台家族文化的互动与变异[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孟繁冶;;论颍川鄢陵庾氏之崛起(下)[J];许昌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张剑;;宋代晁氏家族文化及其时代特点[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蒋明宏;;不可分割的血脉与学脉——徐霞客学风的家族文化探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红;;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J];晋阳学刊;2006年02期
6 黄洁琼;;宋代泉州曾氏家族文化特征浅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7 童岳敏;;明清时期无锡顾氏家族文化——兼论梁溪顾氏词人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朱亚非;;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孔祥军;;中古史研究的新创获——评王永平教授新著《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宋祥勇;;明清大店庄氏家族文化述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永平;;略论谢安之“家教”[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胡阿祥;;淮域形势与六朝历史(提纲)[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秦海滢;;明清时期山东宗族与祠堂发展[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天一阁博物馆研究馆员、馆长 虞浩旭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忙里偷闲读“科举”[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盛锋;浦江“江南第一家”[N];光明日报;2004年
3 钱月航;诗圣杜甫家谱在常现身[N];常州日报;2006年
4 记者 邢传凯;首届中国·铁岭李成梁学术研讨会闭幕[N];铁岭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星萍;汉晋龙亢桓氏家族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铁军;明清江南士绅话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娟娟;明清临朐冯氏家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小自;颜真卿坎坷政治命运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瑶;诸城刘氏家族与乾嘉政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利民;明清时期滨州杜氏家族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郭娜娜;高平郗氏家族与魏晋南北朝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袁连;魏晋南北朝琅琊家族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滕云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颜氏[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邰三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东裴氏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8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1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