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经济对我国唐朝农业发展的贡献
[Abstract]:The rulers of the Tang Dynast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ttle farming economy, which promote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and resources in the Tang Dynasty, made the grain output of the Tang Dynasty reach an unprecedented level, and opened up the peak stag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feudal dynasty of China.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prosperous dynasty.
【作者单位】: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329;K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秦统一前关中农业发展简况及原因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朱宏斌;;两汉之际江南农业发展的转折及其原因探析[J];农业考古;2010年01期
3 刘纯彬;李顺毅;;明代华北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生产要素角度的描述与估计[J];农村经济;2010年10期
4 乐承耀;徐兆文;;宋代宁波农业的发展及其原因[J];浙江学刊;1990年04期
5 王勇;;从秦简看战国晚期秦国农业生产的技术选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孔坤林;;明代云南灾害及救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1期
7 余全有;;汉代汝南郡农业发展原因探析[J];天中学刊;2011年04期
8 孙文政;;试述金代黑龙江流域的农业[J];古今农业;2008年02期
9 何红中;窦琳;;秦汉时期传统农业发展原因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廖伟先;;汉代湖南农业发展简论[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唐彩兰;;辽代临潢地区的农业概况[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朱宏斌;朱学文;;秦农业地域拓展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演替[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3 陈刚;;试论六朝时期宁镇丘陵陂塘灌溉农业区的形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梧桐;明代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潞;明代农本思想究要[D];云南大学;2013年
2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蕊;两汉山东农业地理[D];西北大学;2007年
2 吴佳琳;《周礼》中农业管理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3 孔辉;试论北宋时期河南地区的农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立梅;北宋陕西路缘边地带农业发展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春艳;战国末到西汉时期的气候变化与关中农业的大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显坤;隋唐山东农业地理[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松;宋代农业管理机构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8 武叔伦;宋代湖南地区农业经济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郭华;地域社会结构与明清江南商品农业的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廖伟先;秦汉时期湖南经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22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2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