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燕国农业探研
[Abstract]:Yan land agri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natur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Yanguo agricultural tools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were mainly stone tools and bronze tools, especially the use of bronze tools, which not only improved labor efficiency but also facilitated deep ploughing. Its full range of food crops, adequate production, its developed agricul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anguo provided a solid shiel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S-09;K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年02期
2 郭仁;;北京房山县考古娍查|!报[J];考古;1963年03期
3 ;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J];考古;1976年03期
4 ;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年03期
5 郑川水,冯季昌,姜杰;辽宁名山大川述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王炳华;刘杰龙;梅玉祥;张玉霞;吕巡贤;;新疆啥密五堡古墓出土大麦的研究[J];农业考古;1989年01期
7 侯毅;;试论我国北方粟作农业的起源问题[J];农业考古;2007年01期
8 张舫;周人饮酒钩沉[J];史学集刊;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叶罕云;;伯夷“义不食周粟”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陈碧珊;潘安定;李冰;;有序聚类方法在沉积物粒度分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4 康敏;姜晓艳;;近50年沈阳市气温降水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5 赵广美;王继鹏;梁国坚;;基于区域站的肥城市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6 吴文杰;邹积慧;吴奇;陈明强;于广洪;;东北地区近50年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7 黄锡全;;燕刀“■”字新解[J];安徽钱币;1996年01期
8 张强,朱诚;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周迎秋,王心源,支小勇;通济渠由水运到陆运交通功能的转型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唐旭东;;《逸周书校补注译》一处句读与注释的不同意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满洲;;第四纪全新世中期中原气候环境的特征[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2 陶复;;建筑考古三十年综述(1949—1979)[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3 陈平;;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综述[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4 刘国祥;;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郭正堂;侯甬坚;;第1章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变化概况[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高布锡;;天文气候变迁理论和我国的气候变迁[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7 何泉,
本文编号:2124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2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