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庙宇为空间的华北乡村权力运作——姚春敏博士《清代华北乡村庙宇与社会组织》一书简评

发布时间:2018-07-24 08:08
【摘要】:正姚春敏博士《清代华北乡村庙宇与社会组织》一书于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散见于泽州各个村落和方志文集中的5000余通碑刻为基本素材,跳出传统对庙宇建筑和民间信仰的书写窠臼,独辟溪径,揭示了乡村庙宇在乡村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并以此探讨乡村社会以庙宇为依托的权力运行,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迥异
[Abstract]:Zhenyao Chunmin's book, Rural templ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North China in Qing Dynasty, was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n December 2013. Taking more than 5000 inscriptions scattered in various villages and local biographies in Zezhou as the basic material, the author jumped out of the traditional writing pattern of temple architecture and folk beliefs, opened up the path of the river alone, and revealed the position of the rural temples in the rural society. It also discusses the power opera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based on the temple, thus showing u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on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C912.2-5;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兴无;李盛仙;李向阳;张春慧;袁超斌;李燕山;马执斌;龙昌发;周润芳;齐振元;刘南陔;丁垂赋;曾兴伦;张建南;陈鸿源;乐群;佟欣;夏礼祥;唐子香;刘少民;熊光华;周本正;乐东卿;杨新民;王先佐;丁德恒;王善同;舒锡均;金连生;聂晓峰;潘祖贻;吴农荣;张捍峰;王鸿恩;黄峰;孙宇璋;;乡村扫描[J];东坡赤壁诗词;2008年05期

2 王钧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学术月刊;1995年10期

3 李云;张顺畅;;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性制约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崔福生;;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J];农业考古;2006年03期

5 庞海青;;乡村文化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理论参考;2010年10期

6 黄建国;知青文学对农民和乡村文化的认知与审视[J];理论导刊;2005年01期

7 李旭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方法[J];青海农林科技;2010年03期

8 陈国和;;《秦腔》:乡村文化的溃散[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刘磊;;一方碑石 一曲挽歌——论《秦腔》的主题意蕴[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8期

10 高琬鑫;;阿来《空山》对乡村文化的透视与期待[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克帅;;论城市化进程中旅游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角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戴代新;;基于文化景观视野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方法探索——以崇明海洪港创意农业聚集区规划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刘沛林;;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4 丁莉丽;;乡村牧歌的消逝——当前乡村题材电影的一种倾向[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沈小勇;;传承与延展: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文化自觉[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成海钟;汪成忠;唐蓉;李寿田;;乡村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营造[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兰峰;周浩明;陈辉;;论以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农业新发展——以武汉开发区军山街为例[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加藤三由纪;;中国乡村文学的当代意义——以日本为参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9 段兆麟;;日本民宿经营的特色及对台湾的启发[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10 徐再高;;村庄组织化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野;东风区着力繁荣乡村文化[N];佳木斯日报;2009年

2 赵旭东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乡村文化的釜底抽薪:高密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邓琴 特约记者 朱祖纯 通讯员 廖春花;乡村文化领风骚[N];韶关日报;2010年

4 记者 陈飞 实习记者 鹿韬 实习生 宋宇;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名镇[N];咸阳日报;2010年

5 记者 周元 特约记者 罗海睿;两公期合一为乡村文化节[N];海南日报;2006年

6 谢红冰 郭素彦;阳谷擦亮乡村文化金名片[N];农民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潘启雯 通讯员 侯珏;构建乡村“文化绿洲”进行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常胜军 通讯员 薛凤芳;引吭放歌新时代[N];邯郸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袁忠民;零陵乡村文化舞台从“静”到“活”[N];永州日报;2010年

10 ;从新学教育看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4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D];武汉大学;2003年

6 徐姗;北京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白蕴芳;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吴家虎;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9 邱月;都市文化语境下90年代都市小说的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鲍昌宝;中国现代诗歌都市话语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森林;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重建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张波波;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3 蒋晓娟;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刘清洋;成都市乡村酒店创建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虎;以旅游为依托的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6 谭建跃;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伍坤堰;乡村与城市书写的变奏曲[D];西南大学;2014年

8 郭文萍;潍坊新农村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9 许灵;农民流动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辽卫;村干部行为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40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40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