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廪生释论
[Abstract]:Linsheng is one of the local school grads in Ming Dynas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In Ming Dynasty Linsheng was selected in various ways, but mainly in years and subjects, and the number of Linsheng was fixed, but it also changed from time to time. Compared with ordinary students such as hyperplasia and epiphany, Linsheng in Ming Dynasty had a high status, high reputation, free food and accommodation, sumptuous dining and other courtesies, but the Ming court also had strict management of Linsheng. Like other students, although Linsheng in the Ming Dynasty could choose to enter official service, accept tribute to prison, hold people in Chinese style, and so on, this kind of outlet is full of thorns and is not a smooth path. Many Linsheng students have to abandon their neckline and break their crowns, so they have decided to turn to private school teachers. Tour screen, doctors, Confucianism, advocacy and other social professions, even reduced to mountain people Qing guest.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S01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694) 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4)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宝良;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困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黄光;;《论语》教育思想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3 金阿宁;王海胜;;近代中国私塾改良动因论析[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4 吴坚;创新高等教育制度 促进人力资源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5 林杰;制度分析与高等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贺蓉蓉;;高校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预防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洪;刘鹏;;清代鄂西民族地区义学发展述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8 陈刚;廖其发;;我国古代教育惩戒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9 张淼;;鲜活的明代社会生活画卷——评陈宝良先生《明代社会生活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葛雪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周险峰;周训梅;;士的崛起及其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熊明安;;元明时期设立社学开创了我国普及初等教育的先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师吉金;;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状况的变迁[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奕;;修身之学与践履之地——中国古典大学治学场所初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黎琳;;孙中山与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8 王海妍;;明代捐监生的铨选及升迁[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9 展龙;;明洪武时期文官群体构成及来源考[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伍跃;;明末州县官僚的地理分布——以《分省抚按缙绅便览》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孙丽昕;教育信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蒋金星;《清代xC卷集成》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熊小欣;晚清海外修学旅游政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合成;上海早期教会学校体育的历史考察[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帆;CUBA对山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卢运霞;周敦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琳;明清教师阶层与小说的人物塑造[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嫣婵;明清蒙学及其对现代语文基础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向格;我国职工教育政策变迁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宝良;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及其山人化[J];史学集刊;2000年02期
2 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繁清;元代的学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2 ;小说家素描[J];短篇小说(原创版);2009年02期
3 吴冬冬;;清代贫困生员的救助[J];青年文学家;2010年1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莫喜生 李珠营 刘水英;义江上游的临桂古文化[N];桂林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2141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4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