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道路交通运输钩沉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 Ming Dynasty, showing that road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not only direc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but also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Ming dynasty rule.
【作者单位】: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察体育与战术训练教研部;
【分类号】:K248;F512.9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诗媛;;明代火灾及其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郝相松;;明代河、湟、岷、洮地区的藏族分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马同军;;明代“避黄行运”思想及其实践[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4 吴志宏;;明代旅游指南图书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5 倪方六;;明代选美什么样[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3期
6 朱永杰;韩光辉;;明代建州女真发展前期农业区域特征述论[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7 杜志明;;明代监军道初探[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8 郭海东;;论明代华北妇女贞节观的发展与嬗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张少婷;;浅谈明代女性贞节观背后的失贞现象[J];丝绸之路;2011年12期
10 高朝英;张金栋;;杨继盛《自书年谱》卷考略(中)[J];文物春秋;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3 陈光荣;明代贵阳洪边土司宋氏的兴与衰[N];贵州政协报;2001年
4 田澍(作者系西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明代甘肃的屯田与马政[N];甘肃日报;2000年
5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明代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王殿芝;古代帝王与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7 何宁生;中国古代促官学法的措施及借鉴[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王霞;“午亭山村”之河的楼[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汪桂海;明初大本堂考[N];光明日报;2001年
10 霍华;精益求精御用瓷[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5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7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余清良;明代钞关制度研究(1429-1644)[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萍;论明人饮食文化思想的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6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2146279.html